照明设计应该是重感性还是重理性?
摘要: 讨论会主要围绕着“设计应重理性还是重感性?”、“照明设计实施过程中,产品应如何选择?”、“甲方业主预算不够,各方应如何平衡?”、“后期的维护应如何组织?”这四个话题进行精彩的讨论。
6月10日下午,2009广州国际照明展照明技术高峰论坛主办方邀请业主代表、建筑设计师代表、照明设计师代表、工程公司代表、生产企业代表就持续性照明设计---从早期的灵感,到项目的实现,至后期的维护为题,进行激烈的专题讨论会。
讨论会主要围绕着设计应重理性还是重感性?、照明设计实施过程中,产品应如何选择?、甲方业主预算不够,各方应如何平衡?、后期的维护应如何组织?这四个话题进行精彩的讨论。
照明设计应该是重感性还是重理性?建筑设计师、照明设计师、工程公司等多位与会人士热烈探讨如下。
建筑设计师:照明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需要二者的持续结合。我们要承认创意是离不开技术的。而且我认为照明设计的出发点不论是艺术还是技术,都是需要业主接受才能够真正得到实现。早期的灵感,后期的施工、维护等因素都不可避免业主的参与和决策。
业主:做工程首先需要创意方案,后期需要技术的驱动。对于施工方而言要有能力施工,要理解方案,这都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考量。我认为目前国内抄袭现象较多,需要在创意方面增加更多实力。
国外照明设计师:对于这个议题,我认为照明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两方面是并行的,一开始要有创意,创意的提出需要了解当地地域文化,给予地域生命力。可以说一开始是创意引领技术,后期则是技术做主导,力求实现创意。在此过程中,技术要不断调试、改进,更好的实现创意。对于前面所提到的业主因素,我也认为非常重要。若业主不合作,不愿意长期维护,项目也会失败。所以好项目需要各方配合,需要各方认可。
建筑设计师:创意不仅仅是震撼人心的IDEA,创意更应该从实际出发、体现人性关怀。而技术重要是为了实现和体现创意的闪光点。我个人十分注重小创意,富有闪光点和巧妙心思的小创意十分重要而且十分缺乏。
企业观点:我认为两者应该互动、互相促进。技术的进步可以使设计师有新的手段实现创意,同时可以促进更多大胆创意的激发。作为企业和厂家,也责任也有必要向设计师提供成熟的产品。
厂家观点:在我的理解中,照明工程是一个团结合作的过程。厂家的产品、技术是实现创意的工具。但国内目前这两方配合较少,在大型项目上应该尽早的实现多方合作首先是创意先行,共同讨论方案。当创意提出后,即可马上考虑实现问题、维护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团结合作非常重要。
工程公司观点:我认为照明设计的过程要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多方结合。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