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环节缺乏话语权 Cree核心何时进入中国
摘要: 在西湖、朝京门等主要景点,LED景观灯光影婆娑,有着“半城山色半城湖”之誉的惠州,颇有越夜越美丽之感。对于这座以数码城、石化城自称的粤东古城来说,LED是其正在印制的另一张崭新名片。
其实,惠州市之前与飞利浦、欧司朗和日本的日亚科技等其它LED芯片企业都有过接触,但是最终愿意把上游芯片拿到中国市场的只有Cree。
对于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成立的Cree来说,其布局惠州,除了想依靠中国市场来迅速扩大规模的考虑外,也与两年前与惠州的一段缘分分不开。
2007年3月,Cree以7000万美元现金加1.3亿美元的股票收购了产业链下游的华刚光电的照明业务,这使这家此前主要以芯片生产为主的美国企业,开始进入了包括下游LED照明封装和应用领域。华刚光电此前位于惠州的工厂也随即转为了科锐光电。
这是一次成功的并购,两年以来,Cree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规模提高了50%以上,而且在背光和LED应用领域的突破也使其股价一路上扬,从并购前的14美元上升到11月10日的47美元,在金融危机中成为纳斯达克股价表现最为出色的上市公司之一。
对于当初的这次并购,从华刚光电转过来的Cree中国区市场拓展总经理唐国庆告诉记者,“当初欧司朗给出了更高的价格,但是其目的就是完全取代原有的管理团队,而Cree则强调要把华刚建成中国化的Cree,显然这是一次双赢的并购。”
华刚光电原来的董事长成为了美国Cree的单一最大股东,而Cree则借助这次并购大大提高了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并且成为四大LED公司中第一个把大功率LED封装工艺引入中国的巨头。
也正是因为这次并购让Cree拥有了在中国的生产基地,并与急于引进LED外延片和芯片制造等前端技术的惠州市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惠州市委书记黄业斌11月9日告诉记者,“惠州将不断主动承接国际LED产业链特别是前端技术的转移,重点引进LED芯片和外延片制造等前端技术。”
惠州的次优选择
由于芯片、外延片等产业链上游的话语权旁落,快速发展的中国LED产业与中国的液晶电视产业一样陷入了“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从全球LED产业来看,美国、日本和欧盟依然掌握着LED上游衬底材料、芯片、外延片的核心技术,而中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则依靠技术跟踪和规模化成为LED生产基地,中国和马来西亚目前还只能算是这个新兴产业的积极跟进者。
显然与液晶电视产业一样,中国同样处于LED产业的最低端。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统计,目前中国LED照明生产企业已经超过了3000家,但是这些企业70%以上集中在下游产业,而国产LED中上游的外延材料、芯片也以中低端为主,80%以上的功率型LED芯片和上游部件依靠进口。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