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体4大升级 实现无影照明(图)
摘要: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人体育场奥运改扩建工程对体育场进行了全面改造,4大升级动作过后,北京工人体育场实现了无影照明,满足奥运照明的需要。
北京工体4大升级,实现无影照明,满足奥运照明需要
北京工人体育场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兴建,于1959年8月31日建成,是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半个世纪来,这位目睹了不计其数的体育比赛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
北京工人体育场经过改造后在今年2月底竣工。这座始建于1959年的国家级体育场,曾是当时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在京城享有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美誉。自2006年4月18日起,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人体育场奥运改扩建工程对体育场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体育场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
■灯光升级:工体实现无影照明
工人体育场罩棚位置比较低,灯的角度比较平,照度分配不合理,没有达到奥运会高清信号转播的需要。为了达到没有眩光的无影照明和完美的电视转播效果,这次改造增设了照明灯架,通过风洞试验,精心设计,从而满足了国际足联奥运会比赛的照明要求。按照要求,照明设备与水平面见的角度不能小于15度,为此在改造过程中,还特意增高了灯架,由原来的24米升高到现在的接近43米。改造后,工体水平照明达到2000勒克斯,垂直照明为1800勒克斯,310盏灯泡让比赛完全达到高清传播的需要。
另外,灯架还为赛后举行演唱会预留了照明设备的位置,分层次的照明系统还专设有为运动员热身的照明。从外观上看,由于灯架的增高让工人体育场整个模样都发生了改变,体育建筑的特点更突出了。
■结构加固:强筋壮骨抗震提高
北京工人体育场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椭圆形混凝土框架混合结构已不能满足奥运会比赛的需要,每根柱子承载的重量均不同程度超载,加固结构便是此次改造的重中之重。
对工人体育场现有结构进行加固,此项工程堪称国内结构加固最复杂、最大的工程之一。主体建筑已使用近五十年,加固规模大,范围广,加固手段多,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采用碳纤维加固技术,消能器减震技术,粘钢包钢技术,加大截面技术,体外预应力技术等,基本涵盖了国内结构加固的已有技术,充分体现科技奥运理念,堪称结构加固的百科全书。改造后的工体抗震设防达到了7度。
■拆火炬台:增设旋转显示屏幕
半个世纪来,工体这位目睹了不计其数的体育比赛和各类大型活动的老人,见证了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历程。在见证这些历程时,工体也留下了难忘的印记:第11届亚洲运动会的主火炬台连续保留十几年,此次改造,将位于工体北侧的亚运会主火炬台进行了拆除,在原地增设了一台120平方米的超大旋转显示屏。
该显示屏与普通显示屏有很大的不同,高空中的它可以进行180度旋转。奥运会赛时,它将面向工体场内,让6万多观众能清晰地看见比赛现场画面。赛后,这个大屏幕可以掉头,面向工体北路,播放各种公益广告等等,街上的人同样可以清晰看见。
■玻璃保温:室内装修节能减耗
第一次看到奥运工程改造后的工体,也许您会发现其实工体还和原来一个样儿,不过,您站周围仔细瞧瞧就会发现,窗户和原来不同,原来的窗户已经变成了节能双层中空保温窗。据介绍,原来的窗户已不能满足现代节能环保的要求,此次改建将全部更换为绿色环保的铝合金双层玻璃窗。这种中空的玻璃可以保温,实现节能。
经过数十年的风吹日晒,观众看台大小罩棚有的地方出现漏水的情况,此次施工单位还对工体罩棚进行防水改造。看台也进行了防水处理,以及缝隙和护栏改造,同时更换了部分坐椅。此外,此次改造工程的室内装修更新和大部分卫生间设备更新。采用节水洁具,感应龙头,节能灯具,降低建筑能耗,体现绿色奥运理念。
与奥运圣火同行:奥运工程照明全解密 2008-04-30
曲棍球中心照明:设计施工专业解读 2008-04-30
国家体育馆照明:分布式LED显创新 2008-04-30
国家会议中心照明:让比赛成为享受 2008-04-30
奥林匹克中心区照明:夜晚腾越如龙 2008-04-30
鸟巢照明全面解读:照明呈现中国红 2008-04-30
水立方照明全解读:流光溢彩水世界 2008-04-30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