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兼备LED产业拓宽前景光明
摘要: LED国标意见稿基本完成,数十家企业参与制订了15项内容。随着国标的完善,LED产业不仅在硬件上拥有七大基地,而且在技术标准等软件上得以丰富。“LED行业目前还处于混乱局面,没有标准执行,部分企业被利益所驱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低劣。 ”中山市山木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刘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部分企业一接到订单,就找一些低端材料进行生产,卖出货收到钱就了事。
标准制订时机成熟“LED的标准制定的时机已经成熟。”陈建胜直言,一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规则的约束。国家相关部门正式启动LED标准的制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据悉,参与这次LED“国标”制定的企业达数十家,共15项内容。
记者了解到,这次参与《普通照明用LED模块安全要求》、《道路照明用LED灯》、《装饰照明用LED灯》等5项国家标准起草的华艺照明集团已对相关标准做好了拟定工作,并形成初步的草案,这些草案经权威部门与龙头企业讨论修订后,将成为“国标”。
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必须要有规范的标准。而企业走在“国标”之前,获取的发展空间必然比别人更大。LED目前在全国拥有深圳、上海、厦门、南昌、大连等七大产业基地。各家基地也已对未来发展的目标和措施作了规划。其中,上海基地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建立和完善LED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在加强区域合作、完善产业创新体,推进科技攻关和平台建设上下功夫。
目前,深圳基地在产业上已成为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最大和最集中的地区,具有较强的产业扩张基础。在科研条件方面,依托深圳大学光电子学研究所完成多项光电子科研成果。
大连基地继续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强产业领导,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定大连半导体照明产业知识产权战略。
南昌基地继续优化环境,抓好产业化推进,发挥基地聚集效应,做好德、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资。
厦门基地积极推动两个先行区建设,将厦门建成两岸半导体照明产业合作试验区,以应用促发展、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促进创新体系建设,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促进海峡两岸产业对接、交流合作。
成本增加在所难免
尽管目前制定的LED标准出台的时间表还没有真正确定,但可以预见的是,国标出台后,LED行业将会面临一次巨大的洗牌。
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标正式实施,将有5成左右的企业被淘汰。有的企业主表示,国标实施后,每个LED照明产品的成本将增加8—10元,而目前LED市场并不完善,部分产品利润仅为3元,甚至不足。照此计算,肯定有半数企业面临洗牌。
国家照明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国标出台尚待时日,企业完全还有缓冲时间,当务之急是加强人才技术的储备,等到真正实施国标时方可稳住脚步。
“LED标准出台后,将促进LED产业进一步规范化,引导行业由无序、无标准状态变为有序、有标准地进入市场。”该负责人说。(编辑:CBE)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