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大连路明集团总裁肖志国(图)
摘要: 逆向思维有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是科研的终极目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是科技企业领跑的关键;进行超常规的集合式经营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条出路。
访谈人物:肖志国,1962年生,辽宁锦州市人。现任路明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中国发光学会理事委员,国家稀土发光专业委员会理事,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后导师。世界自发光产业的开拓者,国际发光材料领域知名专家,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领军人物之一。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中国优秀科技民营企业家、中国优秀专利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大连市十大经济人物、大连市特等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背景资料:1992年,国际首创发明无害、无放射性稀土蓄光型发光材料。2002年,路明产品在“9·11”事件中,指引1.8万人迅速逃生。2003年,并购美国上市公司AXT 光电半导体LED的专利、设备、技术,整体吸收精英人才,进行了中美资源整合,实现“中国高品质LED发光芯片零的突破”。2006年,在德国世界杯赛场上,大连路明制造的300平方米LED全彩大屏幕走进了国际顶级体育赛事。日前,又摘取半导体照明两大核心技术的国家级大奖,即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 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发光芯片“2006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
6月28日,作为第6届华南国际绿色照明博览会的特邀嘉宾,路明集团总裁肖志国在参加完开幕式后,欣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记者得以零距离解读这家1992年成立时资金尚不足20万,现今已经发展成为拥有16家公司、123项领先专利、资产20多亿的大型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它是如何用“光”影响着世界的?采访中,肖志国道出了其中的奥秘:路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几家同时拥有发光材料和发光芯片两大半导体照明产业核心技术的行业骄子,得以打破国际照明巨头对该领域核心专利的垄断,主要得益于公司所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引进创新、集成创新的核心技术打造之路。
创业篇
自主创新之路
人生奋斗所经历的艰辛,就如同我们发明的新型发光材料一样,首先要蓄光,然后才能发光。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发出一点点光亮,那么我们的事业将会一路光明。
半导体照明两大核心技术之一是发光材料。早在1992年,路明制成世界上第一代稀土蓄光发光材料,吸光10分钟即可以在黑暗中自发光12小时,靠这一国际首创、拥有60多项专利的原始创新,路明带动了世界自发光产业的兴起。
2001年9月11日,在遭到恐怖袭击后,纽约世贸大厦1万8千多名员工依靠几年之前涂抹在应急通道楼梯扶手上的路明自发光材料,用1个半小时从大厦中成功逃生。悲剧过后,大连路明和它的自发光材料一下成了英雄,开始接到大量的订单。美国五角大楼、法兰克福机场、巴黎地铁、波音、空客、美国和挪威船级社认可的船只、天安门广场、上海金茂大厦、沃尔玛、家乐福等均采用路明的发光标志产品。
“肖志国的发明能改变这个世界。”一些专家的预言在15 年后得到了验证。如今,肖志国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发光材料生产商,他的发明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随处可见画面清晰的电子显示屏,那些在漆黑的夜晚也可以看见的楼道里的“安全出口”标志,还有即将出现的可以减肥的灯光……这些,都与肖志国当年的专利有关。中国这个历史上从来不出口发光材料的国家一下子成为了国外厂商追逐的对象。国际上大的光巨头公司由衷地说:“这项发明来源于中国。”
后记:肖志国的创业史起伏跌宕,和每一位成功者一样,他的人生曲线中浸透了艰辛和奋斗。在实验室中,他废寝忘食,坚持不懈,终于攻破技术难关;在市场上,他把握机遇,勇于开拓,造就了一个成功的企业。从研究者到企业家,肖志国走过一条中国科技人员自主创新的不凡之路,塑造着科学家型企业家的气质与风采。
发展篇
引进创新之路
尽管是中国人发明了发光材料,但是在被称为人类新光源———半导体发光领域的核心技术即芯片技术却一直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里。为了进入到这个领域。2006年,肖志国再一次做出了事业道路上的一大抉择,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引进创新的道路。
路明的另一大核心技术是发光芯片。为了获得这一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路明迈出了技术战略上最成功的一步———并购美国AXT光电公司,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2003年9月,外延片生长与芯片设计技术水平处于美国第二、世界第四的美国AXT公司光电子事业部陷入危机。此时,正蓄谋路明转型的肖志国看到了机会,他把路明11年积累的家当全部押上,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抢先一步并购了AXT光电,30多项专利技术、全套生产设备、50多名以华裔留美博士为主的精英团队被悉数收入囊中。这宗交易,在全球商业风云中微不足道,却在全球半导体照明业内引起轰动,他对正在蓬勃发展中的照明产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后记:在倡导环保节能的新技术革命中,肖志国和路明人非常重视半导体照明技术的终端亮化工程应用。在庆祝中国电影百年的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央圆厅照明工程、沈阳世博园百合塔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中,路明LED亮化工程成功实现了由国外著名厂商设计施工到中国企业设计施工的变迁。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赛场,大连路明制造的300平方米LED全彩大屏幕再一次向世界表明,中国人在“光”的道路上走在世界前列。
突破篇
集成创新之路
正如今年获得大奖的颁奖词所说:肖志国等获奖者的成长经历共同昭示出一个真理,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完全有可能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真正在高科技领域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
日前,路明又先后摘取半导体照明两大核心技术的国家级大奖,即稀土硅酸盐发光材料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发光芯片“2006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采访中,肖志国难掩两次获得大奖的兴奋。“收购AXT光电,让路明缩短了10年技术爬坡;获得这两大奖项,表明了路明在引进创新、集成创新的道路上再次实现了自主创新的突破。”
事实正如肖志国所说,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路明集团在此领域从原来美国的30项技术专利扩展到了40多项。 2004年,总投资1.5亿美元的的大连路美芯片科技有限公司开工投产,标志着我国高品质半导体发光芯片规模化生产零的突破。到2006年,短短两年时间,发光材料和发光芯片两大资源借集成创新和消化创新之力融会贯通:在大连路明,诞生了新的专利技术30多项;路美高品质蓝光、绿光、蓝绿光芯片产品从当初的C9型扩展至C12型,同样大小的外延片上生成的不是1万而是1.8万个LED芯片,并且亮度更高、性能更优、尺寸更小、价格更低;路美蓝光LED亮度仅次于国际上两家公司,绿光LED是世界上最好的。
后记:在谈到今后的发展目标时,肖志国满怀信心。他说,获得国家级奖项只能代表过去的成绩,今后的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现在“路美”芯片市场需求订单经常是产能的10倍以上。据测算,芯片产业形成产值的拉动效应为1:30到1:50。也就是说,1元钱的芯片将带动30元到50元的产值。按照路明的发展规划,2010年达到150亿支规模,这将拉动上千亿元的工业产值,构筑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把芯片推向世界,建立国际品牌,打造高品质的‘中国光芯’,大连路明必将影响世界。”
采访完毕,当记者问及路明这一路走来的心得时,肖志国总结为四点:逆向思维有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是科研的终极目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是科技企业领跑的关键;进行超常规的集合式经营是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条出路。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