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公司”陷入品牌危机

2007-07-17 作者:admin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把中国比做一个大公司,“中国制造”就是这个公司的品牌,在陷入品牌危机的时候,“中国公司”应该使用更灵活的危机公关手段。

  把中国比做一个大公司,“中国制造”就是这个公司的品牌,在陷入品牌危机的时候,“中国公司”应该使用更灵活的危机公关手段。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最近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形象突变,从普通的生活用品牙膏到众多的工业品一夜之间都在西方主流舆论中变成了技术质量的“问题产品”。“中国制造”真的一夜之间出现了质量问题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而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对这种从质量入手的妖魔化行为保持清醒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策略应对。

  在没有看到人民币快速升值的情况下,某些发达国家拿出了抹黑中国制造的手段:在中国产品的技术与质量上做文章,放大或者捏造中国产品的技术质量问题,来阻止中国产品在这些国家的销售,这是针对中国制造打出的一张卑劣的贸易牌。

  这种手段是非常隐蔽的,它实际上回避了增加关税以及迫使人民币升值导致的中国产品价格提高带来的所在国消费者的民怨。其影响和后果非常严重,这是因为,关税和压迫人民币等手段实际上是发达国家针对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设障,质量问题抹黑则是对中国产品的品质设障,实际是为中国产品做道德的恶劣性定性。而在中国制造已经开始转型,中国制造的品牌加速形成这个节点对中国制造进行道德性抹黑,主要用意就是在防止“中国制造”在这些国家正在进行的品牌化发育。

  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这种有点“下三滥”的贸易手段,或许换个角度思考能帮助我们找出答案。

  如果把中国看成是一个公司的话(我们姑且叫它“中国公司”),中国制造就是这间公司的产品,也是“中国公司”的品牌。“中国公司”现在需要做的是在贸易战线上与“x国公司”进行科学的贸易战,此外,不能只关心贸易与产品的价格,“中国公司”海外消费者的市场化教育和公关活动应该开始了,因为承载“中国制造”品牌的最终载体是消费者而不是政府。尤其是在目前“中国制造”品牌四面楚歌的情况下,“中国公司”急需打一场危机公关战。

  既然我们把中国比做一家公司,那么公司运营中的危机公关经验也值得“中国公司”借鉴——首先,在发生危机时将公众和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诚信的面孔勇敢地承担责任;处理好与传媒甚至是诋毁自己的传媒的关系,力求它们对发生的问题实事求是进行报道。

  “中国公司”可以设立专门问题追查机构,及时主动发布权威信息,主动承认自己的一些问题;“中国公司”甚至可以在敌视自己的海外媒体上做些正面广告宣传,来进行直达消费者的品牌危机公关。另外,要善于从“危”中找到“机”,如同当年新康泰克“不含ppa”转危为机的案例,我们假想“中国制造”品牌的牙膏上如果广为宣传“不含二甘醇”,是不是可能反而以其优质优价赢得更大的市场?

  另外“中国公司”应该学习“发达国家公司”的公关运作模式,如同享誉全球的“德国制造”,在政府与消费者层面展开有计划的综合教育活动,而不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再自我辩白。这种公关活动是战略工程,它与中国制造的成长是一样的,也是中国制造的品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