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一个参展企业的痛苦告白

2007-06-18 作者:admin 来源:灯饰视界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2007年广州国际照明展上,古镇的许多灯饰企业也粉墨登场,其中有专业外销企业,也有国内一线品牌,更有不少后起之秀。

前言:2007年广州国际照明展上,古镇的许多灯饰企业也粉墨登场,其中有专业外销企业,也有国内一线品牌,更有不少后起之秀。他们在这个大舞台上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也在接受观众(参观商)的考验,有的展厅熙熙攘攘川流不息,有的展厅却稀稀拉拉的门可罗雀。为什么同一展馆里的企业,落差却这么大呢?笔者在现场与亚光灯饰的老总雷天俊就此拉开了话匣子,说来也巧,记者在去年的灯博会上也采访过该企业。去年的展会上,他们表现平平;恰好今年又来参展,但是和去年相比,今年的人气显然更为低落,前来参观的客商廖廖无几。一聊起这个话题,曾经在家居照明市场风光无限的他就直摇头。那么,既然人气这么差,他为什么还要来参加光亚展呢?

让我们听听他的告白吧!

外行仿灯,做得风生水起

我是2001年来到古镇的,当时的我还在东莞一家服装企业担任设计总监,一个偶然的机会出差来到古镇。那时的古镇,虽然还没有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的荣誉,但是1999年举办的第一届灯博会,已经将全世界的灯饰采购商都吸引到了古镇,古镇灯饰产业的魅力正在蓬勃爆发,而镇政府也为外地投资者提供了许多的优惠政策,所以我就萌生了来古镇创业的念头。2002年年初,中山市亚光灯饰有限公司就在古镇红红火火地开起来了(微笑)。当时我们在设计、开发、生产、承接、销售都是统一体系管理,属于综合型灯饰企业,专业生产各种铁艺灯、花灯、吊灯等产品。那一年秋天,古镇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灯饰博览会。因为时隔三年,而又加上那一年同时获得“中国灯饰之都”的授牌,所以那一届灯博会火爆异常,全球各地的灯饰采购商蜂涌而至。而我们亚光公司因为刚成立,资金实力都还不够,所以那一年没有参加灯博会,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得看着别的企业赚得钵满盆溢,心里也很是嫉妒。

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参加展会的企业都挂出很多新产品,加上自己实力小没有研发能力,就趁这个机会去别人的展厅看灯,记下产品的品牌、型号和款式,然后就找朋友把它买回来进行仿造,并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就这样靠着仿灯和低价格,我从灯饰行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因为我自己是做设计出身的,所以对产品设计这一块我非常重视也舍得投入。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把前面赚的钱都投入到了新产品的研发上。我们不仅开出高薪从别的企业挖来优秀设计师,甚至把国际知名品牌的灯饰设计师SA.smith也都挖角过来了。产品的不断创新,让我们走到了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在2004年灯博会上,我们的产品赢得了国内、欧美及东南亚广大灯饰采购商的一致好评,亚光灯饰借此机会迅速窜红。我们也因此继续参加了2005年的灯博会。

忽视营销,市场份额被抢

就在2005年,随着千丽、雷士、欧普这些领军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强势攻占,国内灯饰市场格局发生了大变革。

但是到2006年开始,公司业绩出现了下滑的苗头。当时我还没有太在意,觉得可能只是一时的冷淡,远没有想到原来自己培养好的客户都跑到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去拿货了。事后经我们调查发现,由于我们的窜红,古镇不少厂家都跟着我们做起了一模一样的花灯,而且还大胆称自己研发的。这些厂家现在也都来参展了,他们以前都不是我们的对手,靠抄袭模仿我们的产品而发家,可现在都咄咄逼人地赶超我们(低头叹息)。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