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灯具之乡郭集的“成长烦恼”

2007-04-26 作者:admin 来源:扬州日报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在国内市场上,每4盏路灯中就有1盏来自郭集。这里坐落着产值过千万的灯具企业146家, 400多个个体工商户。从灯具产业看,已经形成路灯、庭院灯、工矿灯、隧道灯、景观灯、广告灯箱等6大系列,去年形成灯具销售11亿元。直接从事灯具生产人员4600多人,还有2000余人的销售团队。

  车行郭集,我们充满着感奋。镇工业助理李长国说,在国内市场上,每4盏路灯中就有1盏来自郭集,“我们郭集是闻名全国的灯具之乡!”
  
  再看郭集的灯具工业集中区,北区有苏发集团等大企业;在南区,一期工程于2001年3月启动,入园企业119家,其中灯具企业就有114家。正在建设的科技园是集中区二期工程,目前已经开发面积2060亩。

  郭集给我们的印象是灯具产业高度集聚。这里坐落着产值过千万的灯具企业146家, 400多个个体工商户。从灯具产业看,已经形成路灯、庭院灯、工矿灯、隧道灯、景观灯、广告灯箱等6大系列,去年形成灯具销售11亿元。直接从事灯具生产人员4600多人,还有2000余人的销售团队。

  就是这样一个灯具产业高度集聚的区域,现在也有了“成长的烦恼”。

烦恼一 充分竞争盼有序

  俗语道:“船多不碍港。”天龙公司一位副总经理这样断言:正是因为镇域范围内众多企业的兴起,邻近镇区同行间的充分竞争,外来企业的进驻,才赢得了郭集灯具的长足发展,才创造出“灯具之乡”的区域品牌。

  在苏发集团采访,有关负责人也明确表示,郭集的灯具企业欢迎竞争,就是因为竞争,郭集的企业才更加注重产品创新,才更加注重成本核算,才使灯具产品更具竞争力。

  像在外地加工灯杆一般都要20元左右的单价,而郭集的单价降到了5元仍有微薄的利润空间,产品竞争力大大增强了。

  过去灯具企业喜欢模仿别人的灯头外观设计,由于竞争加剧,企业不愿专利共享,在几次知识产权官司后,郭集企业开始走上了专利申请的正轨。

  但地方党委政府看到,由于竞争的充分而无序,导致企业利润微薄,企业难以通过积累式发展做大做强,影响了地方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质态。他们也曾试着成立了行业协会,但协会难以规范邻近地区灯具企业行为,无法协调产业的经营秩序。

烦恼二 “小巨人”中无巨人

  一个龙头产业必须有几个龙头企业。在浙江余姚,仅一家燎原公司就做到了20个亿的规模,该企业拉动了一个产业链的成长。

  郭集的龙头企业在哪里?李长国将我们带到了苏发公司。经了解,苏发公司是该镇最大的灯具企业,可年销售也只有1.5亿元。这样的企业能否担当起产业龙头的重任?

  李长国说,郭集的灯具企业都是些正在长大的“小巨人”,但以目前原始积累式的发展模式,企业是难以在短期内做大的。

  丹阳界牌的灯具市场做得很大,而郭集没有一个成型的市场,基本依赖营销人员在外接工程。

  令人欣喜的是我们在郭集听到一个消息:目前有一位客商有意到湖西投资灯具市场。

烦恼三 产业升级乏后力

  高邮市科技局局长詹惜文认为,郭集的发展更多得益于区域品牌,而非产品品牌。

  郭集人向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外包工程时,许多单位只要郭集的灯具,却不用郭集的镇流器,尽管郭集的产品质量很好,价格只是飞利浦等品牌产品的一半左右。

  灯具企业最大的风险在模具,一套模具开出来往往要几十万元。如果该产品市场销售不好,就会血本无归。像天龙公司这样的专业生产灯头公司,一年也就开发四五个新品。因此郭集灯具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欠缺。

  苏发集团与复旦大学合作研制了风光互补路灯,但因为生产成本太高,目前还处在新品储备阶段,市场还未能打开。

  可喜的是该镇已经在酝酿将灯具与LED结合,向光电产业方向转型。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