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线 > 正文

中国钢铁业是否拥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二)

2007-02-09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在评估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我们要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评估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应从以下5个上面入手

四、如何评估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在评估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时,我们要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联系起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进行。评估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劣应从以下5个上面入手:(1)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天然资源优势;(2)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后天优势;(3)中国钢铁产业已经形成的技术水平;(4)中国钢铁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5)中国钢铁产业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结构。
天然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人口数量和结构等,这是企业、产业及国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而且在钢铁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具有这些优势的国家都能将它们转化为国际竞争力,要真正形成国际竞争力,还需要后天优势。
后天优势包括投资所形成的资产、工艺设备,培训、实践所形成的专业技能,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形成的能力,以及政府有目的地制定各种制度和政策等。这些优势可以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
钢铁产业及相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包括生产设备的工艺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水平等,它们反映出产业发展所处的技术阶段以及该国产业内企业已经达到的技术水平。由于钢铁产业属于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在提高中国钢铁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方面,产业内的“领军型”企业将发挥关键作用。
市场竞争结构也就是产业内企业的分布状况,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有较大的影响。实践证明,钢铁产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拥有不同的集中度,中国钢铁产业结构和国外钢铁产业结构之所以有较大差别,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钢铁产业在我国还处于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
从产业成长过程来看,一国某个产业的竞争力,是由发展该产业所需的资源条件、将这些资源变成竞争优势的能力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环境所决定的。由于中国钢铁产业处于成长期过渡的阶段,产业竞争力也处于成长、调整、成熟阶段。此阶段需要国家在市场、政策、政治法律等诸多方面进行经济环境优化,以保证中国钢铁产业形成持续的竞争力。
五、培育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保障
作为发展中国家,钢铁产业仍是我国综合实力的标志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中国钢铁工业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来全力提高企业素质;在认识市场、分析市场的基础上,在品种调整的过程中要逐步减少对引进技术的依赖,逐步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全面提升钢铁产业以创新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
1.建立并完善钢铁产业竞争力指标评估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它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正确性。目前现有的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一般由结果性指标构成,而原因性指标几乎不被纳入到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之中,这与数据的可获得性有很大的关系。中国钢铁产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我们建立一套完善的集“结果-原因”于一体的竞争力指标评估体系,以便于通过量化的手段科学地评估体系,以便于通过量化的手段科学评估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地培育中国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
2.中国钢铁产业要打造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中国优势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应满足以下条件:(1)企业总体规模能适应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大趋势;(2)企业产品结构能根据世界技术水平不断调整、优化;(3)重大科技开发项目能产品化、产业化。中国钢铁产业需要切实提高产业集中度,需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竞争力的强势钢铁企业集团。
3.建立有利于钢铁产业运行的经济环境。各级政府应在健全钢铁市场机制和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上发挥主导作用:(1)通过完善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促使生产要素逐步向优势企业聚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2)要努力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3)要鼓励优势企业在达到经济规模的同时,实现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现代化和大型化,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4)加快淘汰那些造成资源和能源浪费的中小型钢铁企业,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