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动态 > 正文

我国迄今最大的科学装置

2007-02-09 作者:admin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12月31日下午,记者登上张江张衡路上7层高的消防梯,阳光洒在一只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大小的巨型“鹦鹉螺”上,数十名工人爬上“螺壳”安装一块块蜂窝铝板

  12月31日下午,记者登上张江张衡路上7层高的消防梯,阳光洒在一只上海八万人体育场大小的巨型“鹦鹉螺”上,数十名工人爬上“螺壳”安装一块块蜂窝铝板。作为我国迄今最大科学装置,“上海光源”建设正进入第3个年头,截至2006年底建筑主体竣工,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大海螺”里正“长”出第一条光的隧道。
  上海光源工程由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共同向国家申请建设,是本市科教兴市重大工程项目,于2004年底开工。“上海光源”是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其能量位居世界第四。
  记者进入“海螺壳”内探个究竟,最外圈是科学实验环形大厅,再内一圈是比400米跑道还长的最大“光隧道”———大环电子加速器。继续深入壳体,内核套着一个周长180米的小环电子加速器隧道,还连着一条40米长的直线电子加速器隧道。目前,首批设备已进入直线隧道安装,正如一辆光的列车节节相接。
  上海光源工程总经理助理、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汤杰介绍,按计划,2007年4月1日和5月1日,小环和大环电子加速器也将先后加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内就能完成安装。在2008年完成所有设备和总体调试后,预计次年4月可建成投运,4年4个月的工期将大大短于国际上5年的建设周期。
  作为日后服务于全国乃至世界前沿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的大平台,上海光源圆形建筑内具有建设60多条不同光束线的能力,能日夜不断为环绕四周的上百个实验站供光,可容纳成百上千名科研人员,进行多学科研究,比如快速测定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为心血管病早期诊断提供高清晰影像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