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强势科技助推强势品牌
目前钢结构企业要尽快解决许多高层次的可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难题。值得庆幸的是许多钢结构企业对科技已十分重视,如东南网架等钢结构企业与浙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合作,还有如宝冶建设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同济机器人公司,将先进的液压技术用于钢结构施工。对先进的、有代表性的攻关项目,国内钢结构企业也正在逐步突破,如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是当今新兴钢结构发展趋势,许多方面尚属空白。为此,国家财政部专门拨款资助宝冶建设搞这个项目的全面开发,其中,包括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设计软件研发、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安装技术研究、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制作技术研究、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无檩条结构组合压型板研发、大跨度空间网格钢结构铸钢节点设计、焊接及超声波检测等6个课题研究。
目前,该课题已达到结题要求。宝冶建设公司运用其有关技术建成的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钢结构工程,其跨度达360米,为世界之最。该工程获上海市金刚奖和中国钢结构金奖,并给宝冶建设在国内大型会展、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带来了可观的市场份额,为宝冶建设钢结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江杭萧钢构注重研发工作,公司1997年与浙江大学联合成立了“浙大杭萧钢构研究发展中心”,与福州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院校合作,对钢结构领域内的一些课题进行试验研究,已开发形成多套企业标准,先后申请了24项国家专利。
富煌钢构先后与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建材工业设计院、沈阳金属材料研究院等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和技术合作关系。近年来与上海同济大学共同组织了“安徽富煌钢结构建筑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同济富煌多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研究中心”。符合时代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技术突破,将有力地推进中国钢结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2006年无疑是钢构企业的科技创新年,伴随着鸟巢的成功卸载及许多奥运工程的快速推进,钢结构企业再一次向世人展示了我国钢结构的加工制作水平,以大工程树立大品牌,沪宁钢机、上海宝冶、精工、杭萧、潮峰钢构的品牌形象得以迅速提升。
上下游相互渗透,品牌立体化趋势突显
马钢、宝钢、莱钢以H型钢、板带材为依托,逐步实施向钢结构产业的延伸。宝钢集团公司为做大、做强宝钢钢材深加工产业,将分别名列全国重钢、高频焊接H型钢、轻钢和冷弯型钢同行业的“龙头老大”的上海冠达尔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大通钢结构有限公司、宝成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工艺所等单位划归宝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借助“宝钢”的品牌优势,为宝钢钢结构产业的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马钢、莱钢前期在H型钢开发推介阶段就从大行业的角度把推动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作为突破口,近年来在住宅钢结构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今年2月份,首钢首冶机施分公司、首冶金结分公司和原首建金属结构厂实施整合,组建首建钢构分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结算收入3.63亿元,实现利润657.6余万元,先后承担了通惠河桥、首都机场轻轨桥、丰北路丽泽桥、张家口三马坊桥、天津慈海桥、北京太阳中心南(A)区B1S4栋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北京华骏国际中心CBD、总参通讯兵机关办公楼改扩建、中央电视台新台址电视文化中心剧场主舞台升降台、北京七星摩根广场等2.4万吨钢结构制作任务,点亮了首钢钢构品牌。
河南融通、山东万事达凭借材料流通的渠道优势其业务范围也开始向钢结构加工推移,杭萧、精工向上游材料的进发,富煌对钢结构加工机械行业的尝试无不向我们展示了钢结构企业多元的品牌化战略。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