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大城市纷纷闹电荒,不少地区还拉闸限电,于是,为了省电,市民纷纷选购节能灯具。目前,省城灯具市场上的各种节能灯具质量如何?消费者敢放心购买吗?消费者究竟该如何选择?
消费者投诉 这“节能灯”既不节电又不省钱
近日,省城王先生在济南中恒灯具市场买了几只节能灯,商家称其寿命可长达两年,可他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坏了。更让王先生感到困惑的是,虽然他将家里的灯具全都换成节能灯,但两个月下来,电费一点儿也没少。王先生于是请专业人士对这些节能灯进行检验,结果发现这都是普通的白炽灯,只不过是在制作时进行了磨砂加工,所以在外观上像是节能灯而已。
王先生的遭遇并非偶然,日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全国市场上销售的节能灯具进行了抽样检查,结果显示合格率仅为44.4%,不合格灯具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志、结构、外部接线和内部接线不符合标准要求。那么省城的节能灯市场情况又是如何呢?
节能灯鱼龙混杂消费者眼花缭乱
8月4日,某楼盘灯饰采购员对三孔桥一带的灯具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在一家经销店,采购员表示要购买一批节能灯,经销商表示质量好的15元一只,且保用1年。当采购员表示不满意并问有没有更便宜的产品时,该店主称,劣质的节能灯有的是,使用寿命也就三四个月,批发价3.5元一只,但没有质保服务。采购员又问这名经销商,使用这种劣质的节能灯,会不会出现灯具爆炸造成火灾等危险情况?店主称:怎么不会?前几天一位消费者买了附近一灯具店的劣质节能灯,结果在使用过程中灯具突然爆裂,找到经销商后,经销商一看势头不妙,赶紧赔了消费者两百元才息事宁人。
采购员了解到,这些节能灯具的售价相差非常大,一只15W的节能灯泡,售价从2.5元至15元不等,售价相差数倍!据了解,劣质的节能灯,售价往往较低,而比较正规的节能灯,售价都在10元以上。
采购员还发现,这些节能灯的行业标准也不统一,有些节能灯在外包装上详细地列出了各种电流规格,而有些只是简单地标着“节能灯”,让消费者很难分清真伪。
业内看法 低价竞争毁了行业信誉
各种节能灯具产品生产厂家多如牛毛,且大部分在沿海发达地区。据一经销商透露,当前充斥市场的大量假冒伪劣节能灯大部分是地下工厂或小厂家生产出来的。
“大家都看中了节能灯市场的商机,结果一哄而上、良莠不齐,反而把产品的整体形象做砸了!”,一位从广东省佛山市来的经销商说,在广东省佛山市等地区,遍地都是节能灯生产厂家,在当地本来就良莠不齐,现在济南市场上的节能灯,有百分之七八十来自这些小厂。
据一些经销商透露,这些小企业难以在品牌上与知名企业抗衡,就拼命压低价格,甚至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最典型的就是将一些白炽灯进行磨砂加工,蒙骗不明就里的消费者。由于恶性竞争,甚至连部分大企业也不得不生产价格便宜的低档产品,而这些节能灯的品质也随之大大降低。
节能灯具的品牌也是比较混乱,市场上看到不少商标类似,但标着“阳光”、“朝阳”、“太阳”等不同称谓的节能灯,很难让消费者认清究竟哪家才是真正的品牌。
由于不知哪种品牌才是知名品牌、信得过品牌,这也给消费者选购增加了一定难度。在三孔桥灯具市场,消费者赵女士说,她本人对节能灯并不熟悉,可现在节能灯市场这样乱,更是让她不知如何选择。像赵女士一样,由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知何为知名品牌,根本无法辨别节能灯具的优劣。
质监人员提醒 劣质灯具隐患不小
现在不少市民在选购节能灯时,往往只选择价格低廉的,殊不知价格便宜的灯大多质量不过关,而质量不过关的灯具往往隐患无穷,极易造成触电、爆炸、引发火灾等危害。
据济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市场上的劣质节能灯,主要表现在灯具带电体外露,钨丝材料以次充好,镇流器材料质量不过关、电阻大发热超过规定标准等。灯具带电体外露,在消费者将灯具装入灯座后,手指有可能触及带电的金属灯头,这样极易造成触电。
据介绍,优质节能灯的材料,主要是以稀土为原料,而劣质节能灯的材料大多采用三基素,因此成本较低,这些劣质原料不但寿命短,而且发热量大、极易氧化,使用时间一长灯泡就发黑,加上劣质灯具的玻璃抗衰老性能差,使用时间一长极易发生爆炸。
另据质量监督所工作人员介绍,节能灯具一般都要使用镇流器,现在一些镇流器的质量也不过关,有些小厂家用劣质材料造成的镇流器,由于劣质材料的导电性能差、电阻大、导致灯具发热量过高,使用时间过长也极易造成火灾。质监人员同时也提醒消费者,如果发现灯管两端发红,灯管闪烁不定时,应及时更换灯管,防止发生镇流器烧坏,造成火灾或其他危害。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