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邦 > 正文

陈大华:中国必须强大,我必须回来

2007-02-07 作者:admin 来源:灯饰视界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我曾有两次机会留在国外,美国朋友还把绿卡放在我前面。但我没有答应他们的挽留,因为祖国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回来!”德高望重的陈大华教授在颁奖晚会上略带激动的话语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台下掌声雷动。

“我曾有两次机会留在国外,美国朋友还把绿卡放在我前面。但我没有答应他们的挽留,因为祖国需要我们,所以我们必须回来!”德高望重的陈大华教授在颁奖晚会上略带激动的话语让现场观众感动不已,台下掌声雷动。
  会后,陈大华教授还向本报记者道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谢绝第一次挽留
  记者:在您刚才的致辞中,您说您曾经有两次机会留在国外,但您没有这样做,而是回到了祖国。能再介绍一下两次抉择的情况吗?
  陈大华:第一次是1982到1984年。我被学校公派到德国Kiel大学进修,也是国内第一次公派留学人员,应该是比较幸运的。在德国,我住在一位德国朋友家中,他们都对我很好。到了1984年,学校通知我回国。当时,德国朋友问我在中国的待遇如何?我说每个月50—60元。朋友听后就说,你就留在德国别回去了,这里每个月有1000多马克的工资,为什么还要回去受苦呢?
  但我谢绝了朋友的好意,还是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复旦大学。我是学校培养起来的,也是学校公派出去的,我没有理由不回去!
  “中国必须强大,我必须回来”
  记者:您第二次留在国外的机遇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陈大华:那是1989年到1990年间,我们和美国科学标准院(NTST)有了国际合作项目,我又被派到美国工作。当我工作期满准备回国之前,美国方面将一张绿卡放在我办公桌上,并且拟好了一份保证合同,希望我能留在美国。但是我还是没有留在国外,回到学校。
  记者:是什么力量让您两次谢绝国外优越生活条件的诱惑,回国过着艰苦的创业日子?
  陈大华:中国不强,别人就看不起你。因此,中国必须强大。我作为祖国培养的知识分子,必须回来。
  名校复旦人才辈出
  记者:你第一次谢绝优越条件后回国是1984年,复旦大学照明与工程系好像就是在那一年成立的?
  陈大华:是的。复旦大学照明与工程系是1984年成立的,蔡祖泉老师要我回来,就是希望我能回来带好这个系。那我就更没有理由不回来。到现在已经20年了。
  记者:到目前为止,照明与工程系大概培养了多少照明人才?
  陈大华:以前每届都招生40多人,今年增加到了60多人,照明与工程系的群体越来越大了。令我欣慰的是,几乎所有毕业的学生在照明行业都是精英,其中飞利浦中国照明就占据了一大部分。
  记者:今天同时当选“中国首届照明行业十大杰出人物”的姚梦明先生也是你们系毕业的?
  陈大华:是的,我们算是校友关系。他现在为中国争了光,我们为他们感到骄傲。
  记者:现在社会上对照明和工程系的认识还不深,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个专业前景的?
  陈大华:当初有很多家长、学生对这个专业不了解,认为进了一个不热门的专业,没有前途。广东一家企业的老板送儿子到学校读书。一听是进入光源照明行业,马上准备拉着儿子走人,不干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见了这位老板一面。把主要课程、业绩等资料给他们看了后,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说:“孩子我不带走了。”
  现在全国流行的光源新产品较大部分都是从复旦大学研发出来的,复旦大学可以说是国内光源的先驱者。
  我会继续干到65岁
  记者:陈教授今年虽然已经61岁了,但您老当益壮,您打算干到什么时候才退休?
  陈大华:有一份力就出一份力嘛,趁自己还能为祖国和照明行业做一点事的时候,就尽量做一点。我们搞科研的,社会价值只能体现在这上面,不然就没什么意义了。所以,我打算干到65岁再说吧!
  记者:以前你担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照明与工程系系主任。现在退下来了,那你现在的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呢?
  陈大华:无论谁任电光源研究所所长和照明与工程系系主任,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发挥带头作用,搞好科研技术和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的人才。换届后,我现在在教学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带好5位博士生。
  记者:在科研方面,有哪些新的项目或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
  陈大华:现在我们电光源研究所和照明与工程系正在做进一步的探索,希望在照明光源的工艺与材料上求得新的突破,为照明行业的发展再做贡献。我们现在和欧共体正在合作研发一项新的照明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另外有一个好消息是,2007年8月份,国际电光源科技研讨会将在复旦大学举办。这次世界级的电光源会议就像奥运会一样,最让电光源行业关注。我们学校是2004年8月份申报成功的,这也体现复旦大学乃至中国电光源行业的实力。
  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努力
  记者: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您被公认为“科研技术杰出代表”,荣获特别贡献奖。这是大家对您40年来为照明行业发展所作贡献的肯定和赞赏。
  陈大华:非常感谢。其实,这是大家对我们这些搞科研的知识分子工作的肯定,对复旦大学师生们多年来工作成绩的肯定,只是把这些赞扬全部集中在我身上而已,所以我受之有愧。
  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们复旦大学非常愿意和业内人士保持长久合作,继续为照明事业做出贡献。我也盛情邀请照明行业人士和各位媒体朋友到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去指导工作,加强沟通,共同探讨中国照明行业的发展。
  记者:谢谢陈教授。(本报新闻中心记者 宋定龙)
  陈大华其人
  男,浙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曾于1982年至1984年赴德国Kiel大学进修。1989年至1990年赴美国科学和标准研究院(NIST)工作。曾任复旦大学光源照明工程系主任兼电光源研究所所长。
  曾负责参与多项科研项目,通过省部级鉴定和获奖,如“CFL用镓钡玻璃研制”(火炬计划实施)、“电影放映氙灯”(文化部嘉奖)、“脉冲氙灯在高速摄影中的应用”(国防科委二等奖)、电子镇流器测试仪(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上海发明协会二等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低温等离子体物理研究及其应用,在微波等离子体照明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居国内领先地位。所研制的微波硫灯获国内发明博览会银质奖和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园丁奖。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编著和译著等14本,共计500多万字。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