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连续参加4次高考但年年落榜的永泰青年叶炳凤带着3000元钱只身来到福州闯天下,14年后,他一手创建的福州天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已经成长为年产值达1亿多元民营企业,产品远销全国,在省内的市场份额已占了大半壁江山。记者近日专访了叶炳凤,以探寻他的成功之路。 闯天下 从摆地摊做起 1992年9月,经历过4次高考落榜打击的叶炳凤来到福州,最初是在五一广场摆地摊,批发鞋子、铅笔、打火机等。1993年3月,他以月租1000元的价格承包了岳峰十中的一个校办工厂--闽江开关厂,开始涉足机械零配件加工行业。创业之初,共有4名员工。
栽跟头
叶炳凤踌躇满志,打算大干一场,没想到刚刚起步,他就栽了个大跟头,一下子亏了6万多元。 1993年3月至9月,通过一个同学的哥哥的介绍,叶炳凤和福州某(友联)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合作,承接该厂的零配件加工业务。谁知市场上风云突变,该公司此类产品在市场上突然失宠,大量产品卖不出去,只能在仓库堆压。虽然叶炳凤已把货物送到,可就是拿不到货款,该包装机械公司也总以各种理由进行推托。 就这样,为加工这批货物,叶炳凤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进行前期投入的数万元成本款也就打了水漂。叶炳凤介绍,这笔货款至今没有追回。 叶炳凤说,那段时间,是他创业中最为艰难的时刻。因为欠了一屁股债,他连家门都不敢回去。但父母却对他很支持,鼓励他说,“没问题,不要畏惧困难,相信你能重新站起来。”
求变
人总是要去面对现实,在此后的10天内,叶炳凤的状态近乎疯狂。他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然后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地找客户,一听见院里有机器响声,马上停下来前去推销,只要有机械加工业务,他就做。10天之内,他总共拜访了63个机械加工客户,几乎跑遍了整个福州城,把当时所能找到的业务对象逐个拜访了一遍。在这些客户当中,其中有一家对他至关重要,就是这个客户当初的一笔业务,改变了叶炳凤的创业之路。 当时福州第一开关厂有1000套开关配件的业务,于是分了1/3左右让叶炳凤做,也就是300套。拿到图纸后,叶炳凤开始苦心钻研。他说,“对于别人来说,这可能是他们业务中的一个很小的部分,但对于我来说,这却是我的全部。” 叶炳凤高考落榜主要因为文科太差,但数理化很好,这对于他研究图纸很有帮助。此外,他在第一年上高三的一个同学已经从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现为天一同益电气总工程师),得知叶炳凤情况后,每天下午下班后,又不辞辛苦从马尾骑车过来帮他一起研究图纸。很快,产品生产出来。因为一装即能用,并且质量很高,厂家非常满意,就把剩下的700套全让他做。做一套这样的高压开关配件,能获毛利600元。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通过这个契机,叶炳凤认为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行业,此后,他就一心专做开关、断路器等,并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追求。
叶炳凤说,光就这第一笔1000套开关配件业务,他就赚了十几万元。第二次承接业务时,他看到做高压开关壳体毛利更大,就开始研究壳体图纸,当其他同类企业还在满足于做配件的时候,叶炳凤已经把壳体做了出来。1994年,第2笔生意做壳体业务,他赚了70多万。 以后,叶炳凤的公司每年都在稳步成长。1995年,他成立天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1998年,叶炳凤不再为他人做嫁衣,开始做自己品牌的高压开关产品。2002年, 他收购了福州一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的88%的股份,这个大手笔成了天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公司实力大增,他的事业也因此驶入快车道。
在收购福州一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之前,叶炳凤已经常承接该公司的几个分厂的业务。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由于高压开关的特殊性,有些客户并不是都能接受叶炳凤的产品。叶炳凤收购福州一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其实主要是看重它的销售渠道和生产能力,事实证明他这步棋走的很准。 2002年之前,叶炳凤的公司每年能生产300--400台高压开关柜,收购后的第二年,就已经可以生产2000多台这样的产品,而且借助福州一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原有的销售网络,福州天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很快占领了国内相关市场。 目前,福州天一同益电气有限公司的产品已经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海南海口美兰机场,福建省工商银行,上海大众汽车公司等工程用户中得到全面的推广使用。相关的真空断路器、固定真空开关柜产品光在省内的市场份额已达到60%左右。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