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取得的成绩,叫做铺天盖地满楼遍顶,这个在国外来讲,美国CNN来采访的时候说,2亿多的人口,4000多万家庭,在皇明的带动下,全国用了太阳能,咱们北京用得少,所以大家没有这种感受。
那么这是我们应用创新,就是零排放,我们未来建筑的模式就是这样的,太阳能采暖、制冷、发电包括环保等等,光热和光电联合的,楼顶的照明、霓红灯还有热水和凉亭。这是太阳能路灯,我们现在全国有几万盏这样的灯,这是世界最长的太阳能光电大道,有十几公里长。这是将来的太阳能广场雕塑,有一个小电站,这个电站本身就是一个雕塑。在技术上,我们太阳能采暖、高温发电、烘干等等的方面都是领先的。这个东西就是准备国际竞争用的,有一些东西国内马上铺不开,现在我们很多的包括太阳能热发电都是我们中央研究院的一些项目,一共有6个“863”项目,还有几个“十一五”期间的支持项目。
这是我们太阳能发电方面的投入,实际上我们已经参与了国际上的太阳能热发电的核心部件的招标,而且就我们一家。而且它那个高温真空管,就是几十公里长,几十亿欧元的投入。这是我们的检测中心,这是为了保证质量的,这实际上包括物理试验、塑料橡胶等等,只要是太阳能的物件我们都要检测,因为没有产业链,这可能说是国家最强的,世界上也是最强的。这些我们似乎投入了很多,但是最后站在最高的位置上,基础很好。这些是生产线,因为国外没有生产线,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开发力量,就是把这个生产设备和模具都是我们自己制作的,跟其他的行业不一样都是靠引进。去年的5月5日我被联合国总部邀请做了一个联大的论坛,就是可持续发展的论坛,作为主讲的嘉宾,我第一次吃公共餐也是联合国提供的,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创造了一个中国模式和中国奇迹,在这个地方才感到了中国人真正国际化。
虽然我的产品在市场上还是没有完全开发,但是已经先声夺人了,大家可以看到这是几十个国家组织,就是整个可再生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图。这不仅仅是对第三世界国家,对发达国家他们也很认可,因为正常的工业体系运行就是这个红色的部分,市场制造、生产,市场服务和能力建设,是能力建设。这一点在国外来能做这个工作的,基本上归于公益事业而不是企业行为,我们把公益事业和企业行为可持续化结合起来,这形成了全世界都是由政府来支持和社会资助启动的产业,在我们中国人当中形成了铺天盖地的阵势,让世界确实看不懂。联合国的官员说你是双循环,说你不行,最全世界有意义的是三循环,把政府等等的机构要加进来。
这几年我虽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这么一个可再生能源法已经实施了,但是要政府来实施,包括对可再生能源国家的推动,已经形成了另外一个态势和循环。这个循环我觉得一个企业,原来说一流企业做标准,我觉得特流企业做盈利模式,做国际上的。尤其是对国际的经济能源环保产生大的影响的,虽然我的企业经济总量不够高,但是我的标准检测和排放等于对中国有很多的改变,尤其是我在很多的地方参加国际会议的时候,美国的记者等等经常问,中国这些年发展很快,听说要有5000千万千瓦的电站建设,你怎么看?我说我们不仅要做加法,还要做减法,中国应用这样的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仅不是威胁,将会给世界做更大的贡献。
最后总结一个结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会像石油煤炭工业一样成为经济支柱,像汽车行业一样成熟等等,我的结论就是认为做消费者好用的产品,对社会有价值的产品,好用是商界公理,好用是企业责任,好用是行业使命,好用是创业机会,好用是商战竞争力,好用是品牌永续的灵魂。谢谢大家!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