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奥运与品牌之路”于2007年1月5日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行,搜狐财经作为本次活动的战略合作伙伴,对论坛进行了现场直播。以下是前方的报道:
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总裁):首先感谢主办方,感谢主持人,感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先好用,后好卖”,品牌的本领。
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最关键的是整个社会的浮躁引起了品牌的缺失,为什么很多的企业没有竞争力,很多品质的问题,比如说苏丹红、毒粉丝、毒豆芽等等,现在有打击反倾销,盲目追求大,和占有率,是我们整个缺的方向和盈利模式,那么最根本的问题在哪?我们认为更多的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有这么多的机会,大家多追求创业、发展,这是没有错的。但是本质是颠倒的,它先追求的是好卖,不管消费者的好用。实际上按等价交换的原则,有价值好用才可以好卖,结果先追求好卖的时候,势必会造成很多的一些问题。最终会伤及自己,第一表面上看同质化,实际上是只求好卖,不求好用,只尊重自己不尊重客户,造成了没有等价交换。一开始没有想着欺骗客户,但是最后都有了这样的缺失。那么科研上的不足,是对消费者的认识不足,或对自己开发和认识这样的产品的信心不足。
第三个表面上追求占有率,实质上对企业的永续的实质原理不理解。
好用和好卖的关系实际上是很简单的命题,为什么经过了改革开放几十年,还要提出这样的简单的问题呢?咱们回顾一下多少个企业,我认为凡是遇到竞争上恶性竞争或者是假冒恶劣诚信的企业,甚至是发展不起来的企业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好用是等价交换的两个方面,第一个消费者必须要好用,作为企业必须要好卖,但是必须照顾两方的利益,一方失去了平衡之后就出问题了。为什么失去了平衡,因为消费者从信息上是弱势群体,主导权是真正的掌握在厂家的,厂家如果光追求自己的利益,这一篇就翻过去了。最终的结果是消费者一旦认识了之后,就扔掉它,所以很多的企业陷入了这样的困境,实际上是自己的选择出了大问题。那么先好用后好卖,是商家必须遵守的道理。就是像我们说的弱势问题,和持续发展的问题,照顾股东和消费者都是一个道义的问题,也是根本的法则问题,好用的必好卖。这是商家持续盈利的法则,只求好卖最后必不好用,必没有价值,企业也必不长久。
那么第三个永久地好用,是永续经营之道,是百年品牌之魂,是走向国际的最基本的东西。那么好用什么样的好用?好用的文化传播、品牌理念、节能环保等等,好的品牌形象、设计、包装、外观等等,这些对消费者有什么用处?消费者的第一个需求是生理需求,可能功能上的,有一些企业功能上好一点,但是实际上第二个就是安全问题。什么安全?就是购买当中选择安全,我花了几千元或者是几百万等等,他最关心的实际上是我买的是不是受骗上当,将来会不会出毛病,所以你的传播和品牌形象还有包装店面等等,一切都帮消费者做一种选择,消费者选择致难是因为他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他又说不出来怪谁,甚至整个的行业都不能让消费者有一个放心的选择,我们不仅仅是走向国际的问题没有解决,在国内也有大部分没有解决,所以在国内只有靠低价倾销,而不是让消费者放心。
那么下面好用的质保、检测、配件等等的一切,最后的目标就是好用的产品和服务,满意的口碑,最后达到这一点之后,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个竞争壁垒,实现自己的品牌价值,做到一个可持续的盈利模式,皇明好用的品牌案例。这在太阳能的经营当中很经典的,是三无行业,我们用这种气概建立了不容超越的体系。我们一开始就是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福特,我们现在达到的水平就是从技术和市场等等方面都是世界最强的。作为联合国或者是国外的一些可再生的样板和学习的榜样。我们现在有很多的媒体,CNN、BBC、路透社等等专门到中国来访问和学习中国的榜样。
那么到现在,十几个家电品牌都做太阳能热水器,但是总量不超过1/3,为什么呢?实际上我们搞了一套完整地工业体系,就是一个木桶原理,实际上关于消费者好用的各个层面和要素我们都做了,非常困难。小而全、大而全,而且我们应该做的产业体系是产业链做的事情,如果他们做不好,我们就替代做产业链,我们用我们的检测和控制管理,我们经过了十几年拼命地奋争就是做这个工作,也是做国际化的准备,因为国外进来很多的品牌,但是最后都没有超过,因为我们建立了这样一些壁垒。家电和汽车等等用100年做的工作,实际上每个行业都有这个体系,只不过我们太阳能这十几年从无到有。
太阳能中国奇迹,这是几个杂志上登的,占了整个世界市场的76%,日本和美国占个很小,只有百分之几,其他都是中国占的,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国际化,只不过把中国的市场模式和研发模式等等进行了拷贝,这种扩张不会遇到太多的麻烦,关键是我们国内没有真正地做好和做强,所以很多人问我国际化问题,我认为不是出口几件产品而已。在中国的这种情况,最不容易受到倾销和投诉是我们的太阳能产业。大家不信走着瞧。
这是我们保有量取得的成绩,时间的关系我们不讲了,看一下我们进行这种营销模式的创新比家电业还早,比如说科普报等等的,这是我们每一年有几千个经销商,每一个经销商十几次几十次的绿色风暴,老外叫做人们战争,这一点在中国是非常有效的。我觉得到第三世界这套路子很通,我们的理念叫做“科普创市场,文化立品牌”,因为大家对太阳能不知道的时候,只有做科普,这样一下子做了两件事情,一种是公益,一件是企业行为,最后企业获得的价值和回报不言而喻。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