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目前我国正为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而努力,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只有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激发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国家如此,一个行业,一个企业亦如此。那么,我们的灯饰行业里,知识产权现状怎么样?企业、商家以及行业维权情况如何?就此,本报在全国范围灯饰行业内进行了一次知识产权大调查。
几年前,在中山古镇的几千家灯饰企业中,申请并拥有专利者屈指可数,知识产权意识之薄弱令人担忧,当其产品或商标被别人仿冒或申请专利后,他们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只能无奈接受。所幸,近两年来,企业的维权意识在不断提升,涉及知识产权的案例也在增多,本文列举几个案例,引述企业的看法,希望能引起广大企业对知识产权的重视。
卡弗向7家侵权企业提起诉讼香港卡弗国际照明有限公司是商业照明领域知名品牌,企业开发能力强,产品更新速度快,但其开发出来的产品也成了仿冒模板。据该公司营销总监肖志华介绍,卡弗许多产品都被仿冒过,以天花射灯为例,卡弗是首家在天花射灯面板上装饰钻石环的企业,此类天花射灯,光效色彩具有浓郁的艺术气氛,很受消费者青睐,但是在产品上市不久,市场上就大面积地出现了同样的产品。
2003年底卡弗开发出型号为1031的天花射灯,并申请了外观专利。1031刚与消费者见面,月销量就达上万支,利润可观。但不到3个月,许多企业纷纷跟进仿冒,仿冒产品充斥市场,低价倾销,1031销量开始急剧下滑,每月只售出几千支,企业利益严重受损。肖志华介绍,开发一个新的产品,一般是开出几套模具生产产品,后经市场检测,受欢迎后再大批量投入生产。有时甚至要开出近10套模具才能推出一个新产品,而一套模具成本近万元,再加上精力和时间的耗费,投入不可谓不大。而仿冒企业仅仅是购买一个产品样板,就可以自己生产,仿冒产品市场价格自有优势。
为了维护自己权益,卡弗向7家仿冒侵权企业提起诉讼,要求他们立即停止生产,并做出相应赔偿。2004年底,卡弗胜诉,侵权企业作了赔款,有些企业经过协调达成和解。此后,尽管还是有些企业继续生产类似产品,但大多侵权企业对此类产品外观作了修改,自己也加大了研发力度。TNC全国范围内打假
TNC是生产第四代电工产品企业,开发创新能力较强。从去年底开始,TNC118系列就被温州地区的一些黑加工厂仿造,今年初,新款H系列也被仿造。这些产品都是TNC重点研发的项目,是市场热销产品。仿冒品的冲击给企业极大的影响,据介绍,假货的利润至少比真货高出30%。
据TNC国际电气营销总监匡建介绍,目前市场上的仿冒产品基本都源于浙江一带,这些区域的“黑工厂”有一个专业的仿冒链条,发现哪一个产品在市场上热销,就有专门的工厂进行模具开发,然后利用开发好的模具大规模生产,最后进入销售环节,一夜之间,假货就会铺天盖地,面对这些“三无”工厂,正规企业很难应付。
由于遭遇市场上大面积的仿冒,TNC公司每年都有数百万的损失。也正因如此,TNC全国各地分公司联合工商部门联合打假,加大了打击假冒产品的宣传和执行力度。
宜家照明胜诉商标侵权
行业产品仿冒普遍存在,相对而言,商标侵权较少,而中山市小榄镇宜家照明厂就经历了商标侵权。据总经理何佰翰介绍,2001年底,宜家照明申请了“神童”商标,当时,另一家也企业紧随其后申请了此商标专利。2年后,何佰翰发现市场上出现其他“神童”商标产品。于是,马上委托律师起诉这家企业。经过法院裁决,2004年,宜家照明胜诉,另外一家使用“神童”商标的企业被要求停止使用,并处以10万元的罚款。2005年5月份,要求这家企业全部停止使用“神童”商标。
何佰翰认为,知识产权确实可以起到保护企业利益的作用,企业一旦开发出一款新品,或是用某个商标,就必须及时申请专利,及时保护自己。目前,灯饰行业发展还不规范,强势企业不多。随着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中国照明企业与国际大型企业竞争的局面将会形成,届时,企业必须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的权益,才使自己处于有利竞争位置。
DTL加快研发应对仿冒
DTL产品在“韩风”系列企业中也属于知名品牌,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但同时也不断遭到仿冒。据DTL照明总经理温选荣介绍,从去年上半年开始,DTL下大力气研发型号为288的吸顶灯,并申请了外观专利,经获得批准后,此产品于去年灯博会前面世,引起市场强烈关注,而仿冒的产品也紧随其后,充斥市场。
早在2003年,面对产品被仿冒,自己合法权益受侵害,DTL请了律师跟侵权企业沟通,希望能够协调,但效果不理想,侵权企业并没有停止生产。目前依然没有改观,但DTL也没有提出诉讼。温选荣认为,诉讼调查、取证时间较长,等胜诉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早已过去,开始从市场上退出,即便胜诉,其意义也不大。与其花费时间和精力诉讼侵权企业,还不如多开发几款新的产品,在仿冒产品出现以前获得可观利润。但当以后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严重影响,危及到企业利益时,DTL会配合政府部门、媒体等大规模地对侵权企业进行曝光和打击。
温选荣表示,知识产权有利于保护企业的正当权益不受侵害,尤其是设计能力强的企业,就必须申请专利,保护自己产品。但由于灯饰技术含量较低,进入门槛不高,企业数量多,大多开发能力不强,唯有仿冒别人的产品才会获利,因此,行业内仿冒成风,对行业的规范发展极为不利。
企业维权意识须加强
据卡弗总经理潘家红介绍,之所以向七家侵权企业提起诉讼,一方面是基于惩戒,但最主要的是教育,大家都是同行,让他们知道仿冒对双方、对行业都不利,期望灯饰行业的企业摒弃仿冒之陋习,自主研发,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他表示,灯饰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而行业内的设计人才匮乏,这就使得企业设计能力不足,不仿冒就难以获利。
潘家红认为,国内灯饰企业规模不大,产品设计还停留在外观和材料改良上,还不具备与国际大型照明企业相竞争的实力,双方技术差距很大。而众多的灯饰行业还停留在简单的加工层面,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实力的提升,众多的照明企业走向国际是个趋势,产品的技术含量必然要提升,届时,就要通过知识产权法则,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否则,企业的竞争力就荡然无存。
但目前企业不重视知识产权,对自己的专利也不加大宣传,即便自己申请了专利,其他企业也并不知道。目前,政府开始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积极引导企业以专利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企业、政府、媒体等如何携手建立一套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体系,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逯风暴)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