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渝电工照明创新历程
制造创新
说到创新,很多企业都表现出一种畏难情绪,认为创新很难且要冒很大风险。特别是很多企业在产品先期的创意和研发上就缺乏创新意识,一味地跟风,造成大量同质产品充斥市场加重恶性竞争,也因此加入到传统的“红海战场”。同时,也有人认为,产品研发的创新如果没有很好适应消费需求的趋势,会对企业造成一种伤害,“吃力不讨好”。
从几十年照明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我们对光源企业的关注程度还远远不够,从而形成了光源制造企业看似默默无闻,实则不然,光源企业在照明产业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灯具产品来说,光源即有“舍我取谁”的王者之风,因为谁都知道,灯具一旦没有配套光源,就等于废铜烂铁一堆。相反,光源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耐得住寂寞并生存下来的企业,才是“剩”者为王。
渝电工创立之初,以生产灯泡光源为主,成为二十世纪初照明企业代表。当时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容易获得比较前沿的光源开发技术,而且在人力资源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位,不过,受竞争环境的影响,渝电工照明的产品销售主要以大西南为主,产品品种也都只限于灯泡。
新中国成立后,国有企业的兴起,消费者需求的扩大,灯泡的发展逐渐被节能灯所替代,节能灯成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就在这时候,渝电工照明在众多老牌照明企业中,通过改造,率先引进灯管制造和节能灯制造技术及相关设备,完善产品结构,最大限度适应产品更新速度的需求。在当时来看,这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
事实上,电光源的发展从来都没有因为社会的变革、时代的变迁而停止过,相反,历史的车轮总是向前的。一方面,在那个时代,企业对于市场的主导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消费者对产品大多是被动接受,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照明产品也有了新的认识,需求也在不断地向个性化趋势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光源事业的进步。为适应新的市场形势,渝电工照明携手华强照明,利用双方的技术优势等,开始尝试研发特种光源,据了解,目前此项技术产品已经进入试用阶段。
管理创新
企业转型是当前一个热门话题。包括照明企业在内,很多的老牌光源制造企业都在寻求突围,而离开企业管理的创新来谈这些,无疑都是幼稚可笑的。
从某种角度来说,企业家的思维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未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领导者的决策往往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在渝电工照明,她所经历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里,领导者就像英雄,走在企业甚至行业发展的前沿指点江山,不断地为渝电工照明品牌的发展,注入了品牌创新的血液。正是因为他们的准确决策,才使渝电工照明品牌名留至今,并继续发展向前。
截止目前,渝电工照明的发展大概经历了三大转型时期,而正是这三个具有历史性的发展时期,让渝电工照明品牌获得了品牌升华的资本。
国民政府时期。那时候的渝电工照明刚建立起来,很多的业务发展都是以工程为主,虽然有很大的自主性,但很多的业务都是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受政府引导相对比较强。同时,由于企业处于草创时期,原始的资本积累相当重要,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品牌的发展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
新中国时期。经过新中国的洗礼后,渝电工照明获得了新的血液,产量和技术也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此时政府的指导性达到高峰(即计划经济),渝电工照明难以把自己的优势全面展现出来,发展的范围也只偏安于一隅,扩张的速度也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
改革开放时期。消费需求大潮流的到来,让渝电工照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虽然企业的生产受消费需求左右摇摆,但是,由于多年的生产光源经验,渝电工照明很快发现,要想成为全国性品牌,走出大西南,必须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采取优势互补的措施,才能更好发展。与华强照明携手无疑是最明智的抉择。
用渝电工营销总监熊健的话说,就是渝电工照明有品牌技术优势,华强有全国最强大的渠道优势,两者互补,无疑会迅速壮大渝电工照明在全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间接上加强对渝电工照明品牌的推广力度。服务创新 服务是市场的催化剂。对于光源制造企业来说,很多的服务内容都是体现在日常的与客户的沟通过程之中。而市场的需求,也往往都会在服务的过程中获得。
据介绍,渝电工照明自从与华强携手后,就建立起了专门的渝电工事业部,全面负责与渝电工照明有关的工作服务事项,而为了更好地服务顾客,渝电工事业部几乎实行敞开式办公模式,凡是进来的顾客都能率先知道渝电工事业部所处的位置,并会获得事业部工作人员的热情招待。记者初次光临渝电工事业部的时候,就曾被视为客户享受到优越的服务,在听明来意后,依然保持那种热情劲,并为自己受到行业媒体的关注而感到吃惊。据了解,渝电工照明做市场多年来,都保持得比较低调,是在去年携手华强照明,宣布进军全国市场后才开始露面,确实也是一种很大的创新和勇气。
熊总表示,其实,很多的光源制造企业都比较低调。品牌文化的延伸,价值的提升,都是需要多方面来构建的,渝电工照明属于精耕细作型的企业,对市场的把控和渠道的建设都尚处于完善阶段,仍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太过于高论调,会把企业的注意力过分透支,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服务周到和产品质量提升方面造成影响。所以,渝电工照明非常希望能够寻找到一个折中的方法,容易被广泛传播开来,而又不失稳健。
服务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不能仅限于某一方面。熊总认为,渝电工照明的产品定位中档,符合中国各消费层次的消费者需求,性价比高,“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服务范畴,扩大了他们的产品选择范围。”
服务无限,非凡体验。现在,渝电工照明新研发的特种光源产品,可以使用于多种场所,并根据各种场所的需求分出各个别类。消费者不但可以挑选到适合自己需求的品类,而且,还可以根据环境的需求,以及场合的不同,更换不同的品类以符合环境。而渝电工事业部为了配合这种宣传推广,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做出多种宣传说明,以帮助消费者分析使用这些特种光源的场所需求,并大力协助经销商做好这方面的市场推广。“只有聚焦才具穿透力” 发散的太阳光并不算热,但所有的太阳光聚集在一起形成的热量——太阳,却是银河系温度最高、最热的球体,足以把整个银河系的水分全都蒸发掉。这就是聚焦的力量。
说起老牌照明企业,“中国灯王”佛山照明算得上是泰山北斗,而佛山照明的转型能否成功,在业界来看,也是未知之数。渝电工从创立到携手华强照明,始终都与“民族品牌”同在。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优势互补,渝电工照明获得了品牌聚焦的能量,“民族品牌”的光辉更是灼灼生辉。我们期待着渝电工照明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当然,还有更多的照明“老品牌”需要我们去关注。我们在“研究”这些品牌的过程中,心情是激动的,也是相当复杂的,一方面我们为拥有这些老的民族品牌而自豪,另一方面,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尽量完整展现其精华,扶助其更好发展,从而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渝电工照明通过聚焦成长壮大起来了,其他的照明“老品牌”难道就不能通过聚焦成长壮大起来?文/本报记者黄利鸿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