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对于诸葛亮的为人和才华,大家更是赞赏有加。可近几年我和企业老板打交道多了,过去诸葛亮在我心目中的光辉形象开始大打折扣。当然,我不否认他是一个军事天才,但对他这种天才所带来的后果却不敢恭维。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刘备确实是得到了三分天下,创立了蜀国。可是,刘备得到这三分天下后,招来的是家破人亡。为了得到一块原本不属于自己的领土,诸葛亮施以计策,教刘备耍赖皮,居然借得荆州不还。由于其出尔反尔,导致友邦东吴强取荆州,致使留守荆州的将军关云长败走麦城并枉送性命。不仅如此,张飞、刘备为了给关云长报仇,一个被裁缝杀死,一个被活活气死。这就是诸葛亮不讲诚信、搞欺诈所带来的后果。诸葛亮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可实际上从来不去顾及天下百姓的安危。他明知自己只有谋取三分天下的能量,却还要穷兵黩武,使七次对魏侵略战都以失败而告终,令蜀国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最终导致刘备苦心经营的三分疆土得而复失。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职业经理人”的角色,其“老板”刘备对他可谓是信任有加。从他投奔刘备门下开始,刘备就给他军师之职,授予帅印,令他全权掌管兵马粮草,并给予生杀大权,后来又封他为丞相。按理说,精通天理变数的诸葛亮,在刘备创立蜀国后,应该大力发展经济,使蜀国的人民富庶起来,实现刘备为人民谋幸福的宏愿,而不是无休止地发动侵略战争,害得“老板”人财两空。作为职业经理人,诸葛亮显然是犯了大忌,后来自己也落得一个壮志未酬身先死的下场。不仅如此,他留下蜀国这个烂摊子,还不顾死活地要后人去继承他的遗志,使姜维等英雄枉送了性命,害得蜀国人民也因此落得一个国破家亡。然而,作者却将这一切的责任全部推到“老板”阿斗身上。尽管《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先生百般神化诸葛亮,可读者还是很容易发现诸葛亮的各种过错。正如民间的歇后语:“孔明借荆州,有借无还。”这正是说明了读者早已看到了诸葛亮不讲信用的本来面目。
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些企业的营销顾问和职业经理人,他们在辅助老板经营企业时,更多的是看中个人业绩或企业的眼前利益。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他们可以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为了欺骗消费者,他们可以乱贴商标、乱打旗号;为了完成年度目标,他们不顾客户的库存多少,老是要客户掏钱进货压仓库;为图自己的一些虚名,他们不顾企业的资源有限,百般劝老板快速扩张。试想,一个企业遇到“诸葛亮”式的职业经理人,他的企业不垮才怪呢!(文/一凡)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