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经过任何协商,这座长期被人责难为低价竞争的“中国电器之都”——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早在元旦期间,几乎所有电器企业新制定的新年价格表草案里,都不约而同地对现有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大都在5%以上。
除了此前已有报道的施耐德电气在中国15起成功收购之外,当地人称柳市十来家经营不善的电器小企业作坊早已被施耐德电气纳入旗下。
1月11日,冬雨中的柳市电器城过早地呈现老态,越发像一个反应迟钝的巨人。在央视“焦点访谈”镜头的聚焦下,“纸糊的柳市电器”,虽历经5个多月的调整却依然没有缓过气来。
电器城内客人寥寥无几,只看到柜台内一排溜打毛衣的女人(商家)闲聊唠嗑,做生意反倒被抛在了脑后。
“正泰集团与通用合作开发的产品我们柜台还没有开始卖,要到厂里去弄。”身着一袭鲜红毛衣的商家告诉《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刚一开始,正泰集团就已经对好几个产品的价格进行了调整,平均提高了5个百分点。
在她的手上,一本厚厚的《正泰电器2006年价格表》上,满是用红蓝两色圆珠笔标注的调价信息。
没有经过任何协商,这座长期被人责难为低价竞争的“中国电器之都”——浙江省乐清市柳市镇,早在元旦期间,几乎所有电器企业新制定的新年价格表草案里,都不约而同地对现有产品价格进行了上调,幅度大都在5%以上。
据推测,这次调价之所以幅度不大,也是基于对新成立的“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施耐德电气与德力西集团以50%对50%合资)的“一种谨慎考虑”。
随着去年12月17日这家新公司的成立,当地一种传言就不胫而走——外资很可能会在之后的两年借助合资公司,以超低的价格和较优质量来跟柳市同行进行“非常规”的竞争,进而大举获取市场份额。
对此,不少人深信不疑,甚至认为这就是施耐德电气“跑到这个乡下地方”的最终目的。因为,此前,他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摧垮了业内的其他同行,成就了柳市低压电器在国内的霸主地位。
“囚徒困境”
“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的价格一直是我们柳市电器价格的风向标,他们不动的话,我们就根本没办法动。”刚刚编制完新年价格方案的耀华集团总经理王卫透露,一般说来,与正泰集团的价格相差3个百分点,假如还继续降价,那只有偷工减料了,而现实情况是,成本上去了,可是价格却很难上去。
在柳市,从断路器到电源开关,从交流接触器到继电器,扎堆的元器件里边不消两个小时便可以在整条街上买完电器生产的所有零配件。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大多只是牌子不一样,质量却都差不多。因而,“左邻右舍之间,谁都不愿意先提价”,王卫说,价格一高,客户立马可以从隔壁店里拿到更便宜的。
面对着原材料铜铁等金属价格的一路攀升,柳市低压电器行业近日一改十来年的压价竞争,这次他们基本上都调高了价位。
与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三分柳市天下的天正集团,最近也把产品价格提了6个点。该集团董事长高天乐坦言,现在温州的工业电器企业除了正泰集团还有一定的利润外,其他不少企业在电器上大都赚不到什么钱,甚至亏损,“天正全国2000个点的网络,利润也很有限。”
王卫也深有感慨:“一个断路器大概卖到20多块,这其中成本已经占去了76%,虽然有些公司声称这个行业的利润还可以保持在8%~9%左右,其实,里边的利润越来越低,即使有些真实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大公司,收入也很难持平。”
上千家产业集群的同构与膨胀引起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焦虑。乐清市技术监督局局长王守根将这一现象称之为“囚徒困境”。
BK控制变压器、小型断路器、防爆电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等高危行业的产品合格率分别只有60.0%、60.7%、58.3%、50.0%,接近质量预警警戒线。这组质量抽检数据不时警醒着王守根局长。他将这直接归咎于同业的竞相压价。
“柳市的利润曾高达50%,后来就一直下降,到目前连5%都困难哪!”温州市电气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建国向记者透露,为了守住原来的一亩三分地,柳市电器现在几乎是把以前赚的钱都贴进去了。
另据当地人士透露,精益电器、新华电器以及几家原先的老牌低压电器现在都走下坡路了,“有几家都快关门了。”
“中小企业都希望龙头企业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提价,可真要提了,它们也不一定跟进。本来就只有一碗粥,你多一点,那边就少了。”提价的呼声虽然酝酿很久,行业协会也不断在提醒,恶性压价竞争缩短产业寿命,“可现在的企业都强调市场经济,协会的提醒根本不起作用。”陈建国说。
施耐德“入侵”
就当柳市本土企业在价格泥沼里上下两难的时候,嵌有“施耐德”三个金字的大楼依然不起眼地躲在林立的本土广告牌后面,一楼依旧是喧嚣得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电器销售公司。
就在去年年底,施耐德电气与德力西集团联姻之后,身为柳市镇副镇长的林金乐也没有完全弄明白这栋标有“施耐德”的大楼是怎么回事。但是,占据高端15%市场份额的施耐德电气、西门子或ABB们的触角显然不会放过柳市这块电器重地。
“德力西电气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南存辉曾戏谑胡成中:“什么时候合资成功了记得请我喝酒啊!”然而,如今的南存辉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释然,而是果决地提出:“施耐德电气值得警惕!”
这对同等重量级的同门对手仅一墙之隔,南存辉的此番发难,挑起了捍卫市场经济原则,还是维持行业潜规则的一场激辩。
“德力西集团原先一直把价格压得很低,兼并以后,未来同档次的产品成本就高,反而可能给柳市其他企业提供了获取市场份额的机会。”在高天乐看来,尽管25亿元的合资,部分业内值称高估,实际还是贱卖了。“胡(成中)不可能再有那么多的时间重新去创建一个品牌。”
据了解,自2005年12月底起,施耐德中国投资公司就专门成立收购部门用以拓展市场份额。在与德力西集团合作之前,除了此前已有报道的施耐德电气在中国15起成功收购之外,当地人称柳市十来家经营不善的电器小企业作坊早已被施耐德电气纳为旗下。
尽管如此,当地一企业主还是坚信,施耐德电气不会在柳市这里进行贴牌加工生产。“就是我们作为当地的集团公司也只把很小的一块交那些‘游击队’去生产,像施耐德这种巨头肯定不会在柳市有加工,倒是设立了不少销售公司。”这位企业主断言。
该企业主的说法也得到了协会的认同。陈建国也表示自己几乎不知道有企业给他们做贴牌加工的,“如果有,也可能是那些冒牌施耐德。”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