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照明行业的土财主与资本家

2007-02-1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旧社会里的土财主们视财如命,他们几乎每天都把当天攒下来的金钱装在罐子里埋入地下,而且经常在深更半夜关门闭户,把钱匣子拿出

旧社会里的土财主们视财如命,他们几乎每天都把当天攒下来的金钱装在罐子里埋入地下,而且经常在深更半夜关门闭户,把钱匣子拿出,一遍遍地数来数去,哪怕是一文钱也要数清楚。他们对别人舍不得施舍,对自己和家人也颇为苛刻,一门心思省吃俭用积聚财富。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习惯把土财主比喻为吝啬鬼、小气鬼、固步自封、缺乏冒险精神和开拓意识的家伙,成不了大事。这种现象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依然普遍存在。改革开放以来,不少洗脚上田的农民先知先觉,由农转商,并且在短短几年之内就成为千万富翁。据本报初步统计,照明行业个人资产过亿的老板至少在50人以上,个人资产上千万的超过500人,百万富翁则数不胜数,他们在当地或在同龄人中是令人羡慕的“大款”。但在这些富翁中,不乏一批因循守旧,抱着小富即安的心态的老板,把钱一分一厘地存入银行。个人资产多了,出手却更加吝啬;企业规模大了,心胸却更狭小。企业缺乏战略,缺少人才,对员工能省则省,研发费用能减就减,采购账款能拖就拖,国家税收能偷就偷。
本来已有大量资本,偏偏又是土财主,充当葛朗台,这样的企业焉能做大? 笔者认为,土财主在旧社会能够迅速积聚起一大堆钱财,最大的原因是当时的商业竞争不太激烈,他们只要依靠某种稳定的渠道获取稳定的钱财就心满意足了。但在竞争激烈的现代商业环境中,土财主式的心态显然已经落伍了。2006年,国内所有的照明企业都已经深刻地感受到了来自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而到2007年,照明行业将进入一个更加严峻与残酷的竞争阶段。照明企业的老板们如果还是凭借经验主义,抱着投机和侥幸心态,或以当年的感觉去投资、布局、生产和销售,或因循守旧,企业将必死无疑。企业如机器,要能够生产出利润才有其存在的意义;钱财如产品,要在市场上流通才能产生价值。而钱财一旦被窖藏,就会失去再生能力,就算是数亿元的巨额,也可能只是废纸一堆。资本家区别于土财主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使钱生钱,能通过现有的钱财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将金钱变为资本,变为自己赚钱的工具,让财富迅速增值。所以,资本家成了钱财的主人,而土财主更像钱财的奴隶。
企业要发展,首先就是老板的观念要转变。如果说包括照明企业在内的中国民营企业家在资本原始积累期大多扮演的是“土财主”的角色,那么现在这些老板们已经到了不得不进入从“土财主”到“资本家”的蜕变期。面对产业升级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照明企业主应该开始考虑资本的力量。当然,笔者并不是要企业老板们把所有的存款都拿去投资,而是告诫一夜暴富的老板们,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环境中,应该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适应潮流,企业才有出路。也惟有如此,基业才能长青。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