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陶瓷行业抽检结果质疑厂家诚信

2007-02-1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近期,众多媒体相继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在10个省市抽检的62种产品中,合格47种,

近期,众多媒体相继报道了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份权威调查报告,在10个省市抽检的62种产品中,合格47种,合格率为75.8%,尤为突出的是2种抛光砖产品放射性超标,主要原因是个别企业为增白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在配方中过多添加锆类原材料,而忽略了这些原材料放射性核素含量极高的特点,以致于其陶瓷砖产品的放射性核素含量达到、接近临界值。放射性,再度成为陶瓷产品的首要问题。
而私底下却传来更为可怕的消息:在华东市场,17家陶瓷企业的产品被抽检不合格,这些不合格企业主要集中在佛山,且在行业内很有声望,不合格项多为放射性超标。在有关领导和企业私底下加紧活动打点后,抽检结果终于被严密地封锁起来,没有向外透露。无独有偶,近日,长虹一高层向社会公开,市场上极受消费者厚爱的大屏幕背投彩电的实际寿命只有6000~8000小时,而此前厂商宣传的口径却一直是12000小时。
事实上,早在2002年,国家就颁发了陶瓷产品放射性核素限量强制标准,凡是陶瓷产品均应经过质检部门的检测合格才可上市,今年初,国家质检总局再一次为近几年沸沸扬扬的陶瓷放射性加上了一个“安全套”,从5月1日起,开始对放射性含量较高的瓷质砖实行3C认证。然而,一次次的抽检结果却无情地击碎了这个美丽的童话,厂商诚信遭到严峻的考验。
一方面不合格产品屡上黑名单,一方面企业头顶的光环越来越耀眼。“中国名牌”、“国家免检”、“绿色环保产品”、“消费者放心满意产品”以及众多的地方名牌成为一段时间以来企业争先拥有的稀有资源,有了这样的光环,确实可以在市场上增加自己的竞争筹码,也可以蒙蔽一部分消费者,再加上质检部门的“合格报告”这张通行证,使得一些企业胆大包天,置国家标准和消费者利益于不顾,而靠这些华而不实的伎俩来欺骗和蒙蔽消费者。
2003年,我国陶瓷行业评选出了12个中国名牌和一大批国家免检产品,对如此高的荣誉,企业本应倍加爱惜,名副其实才好,然而,不少企业却利用消费者的信任,大肆抛售不合格产品。据悉,首批中国名牌当中,有个别企业私下里塞了不薄的红包,而2004年初国家免检的大面积产生又使一些企业后悔莫及,去年国家对陶瓷产品未列入免检范围,于是,不少企业对2005年的国家免检志在必得,一些中介组织看好此市场,据说私下里的包牌价已达到了60万。而一些质检部门这边拿红包盖章放行,那边又抽检整治的行为,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派出所养娼敲诈的味道。
一份份不合格报告,像一把把利剑,质疑着厂家、商家和那些以国家的名义滥发光环和“护身符”的执法者的诚信。这既是厂商诚信的缺失、法律制度的扭曲,也是一个社会和民族的悲哀。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