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照明缺少统一的规划
关于室外广告照明的规划问题,从表1所列的一些国内外城市广告照明的调查结果分析,国外城市广告照明基本都有总体规划或单体规划,而国内除个别城市或少数步行街外,对广告的密度和高低、形态和造型、色彩和亮度则基本上没有统一的规划,设置室外广告处于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状况,以致城市广告的夜景显得十分零乱,加上广告照明产品粗糙,管理不善,导致耗能惊人,视觉干扰和光污染严重,成为城市夜景中一个很不和谐的音符。
因此,借鉴国际上广告照明规划做得好的城市,如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时代广场、日本东京银座等城市或街道广告照明规划的经验,在规划城市照明时,把广告和标识照明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或子项,进行统一的规划,特别是广告的整体控制、密度控制、形态控制、亮度和色彩控制性规划要到位,并严格按规划建设和发展城市广告照明,成为当前我国广告和标识照明需注意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清华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编制的《城市照明规划规范》中,将广告标识照明规划作为分项规划列入编制大纲,此举不仅填补了我国广告标识照明规划规范的空白,而且对我国广告标识照明持续健康的发展定将产生重要影响。
4.2照明设计无标准可依
国际上也十分重视广告照明的标准问题。目前国外不少国家,如美、英、日、俄和澳大利亚等都有自己的广告照明标准规范,特别是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在136号技术文件(城区照明指南)和150号技术文件(限制室外照明光污染指南)中对广告照明都推荐了相应的亮度标准。
为制订好标准,国外不少单位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科学试验,如德国Udofischer博士通过大量的调查和科学试验,对灯光广告,特别是动态广告(如旋转式与翻板式灯光广告)的表面亮度和眩光对人的视觉影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得出“广告表面最大亮度为500cd/m2,阈限增量TI为10%”的结论,为广告照明标准的制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国目前尚无这一标准,只是上海、天津和重庆等少数城市在夜景照明地方规范中有所规定。因此,尽快制订我国城市室外广告照明标准成为发展我国广告照明的一个重要课题。据悉,建设部正在组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编制我国城市夜景照明设计标准,在该标准中有一章的内容是广告标识照明设计标准,盼望这一标准早日推出,以满足广告照明发展的需要。
4.3广告照明专用器材品种太少
据调查发现,目前可供广告照明用的专用灯具品种太少,比如近年大量建设的投光照明广告的灯具,除好乐灯外,几乎见不到其他专用灯具;又如广告灯箱照明用的灯具根本就找不到;至于广告照明的新技术和器材,如光纤、导光管、EL发光带、变色霓虹灯、隐形灯彩涂料和高空灯球基本上是空白,几乎全靠进口。这样设计人员只好选用其他非广告照明灯具和器材作广告照明。
由于使用非广告照明器材作广告照明,其后果不仅使照明效果(照度或亮度水平、照明均匀度等)往往难以达到要求,而且还浪费能源。此外,照明系统的安全和IP等级,灯的外观与环境景观不协调等均有问题。因此,广告照明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急需研制开发相应的广告照明专用器材。
4.4广告照明的节能和光污染
笔者调查时,曾向相关人士询问有关广告照明的设计情况,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只有创意设计,没有照明设计,经常是电工凭经验装上灯能照亮就完事。因此不少有照明的广告,不是太亮就是过暗,广告面亮度分布不均,光斑明显,照明用光配色跟效果经常出现和广告的创意脱节的现象。比如背景较暗的市郊机场路的投光照明广告的亮度有的高出标准好几倍,每平方米达上千坎德拉;另外灯具配光和投光方向设计不当,造成大量的溢散光或形成眩光。这样既污染了环境,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电能。
以城市室外投光照明广告为例,特别是屋顶和建筑工地围挡的投光照明广告,由于无规划控制,这几年是成倍甚至几倍的速度增长。比如北京三环路的投光照明广告在1999----20005年之间,由103组猛增至252组,400W金卤灯的用灯量达16930个,共耗电6772KW,成了三环路耗能大户,远远超过了该地区城市建筑的夜景照明用电。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堪忧。
广告照明和城市夜景照明一样经常出现扰民的现象,而且数量日趋增多。比如2005年7月5日北京信报第12版报导“广告牌的灯光夜间直照居民家中,打扰居民休息。”另据北京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光污染”的情况比较严重,他们每年都能接到几十起相关投诉(详见2005年7月5日“信报”中《城市光污染尚无法可治》一文)。如果按规划精心设计广告照明,这些问题和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