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分析 > 正文

灯饰企业品牌推广的十大死穴

2007-02-10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古镇灯饰企业总体规模都比较小,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也不过10多家。商业原理:制造业必须追求规模利润,单体规模小的古镇灯企该怎样甩掉追兵,逃离竞争对手攻击射程?

古镇灯饰企业总体规模都比较小,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也不过10多家。商业原理:制造业必须追求规模利润,单体规模小的古镇灯企该怎样甩掉追兵,逃离竞争对手攻击射程?如何实现品牌增值,突围而出? 未来只有两种可能的决择:一是整合资源把自己的企业运营平台做大;二是以品牌来推动企业资源与市场资源向自己的企业聚集。    

  在整个照明灯饰业链条中,最大的赢利环节还是经营品牌。而从成功照明企业老板走过的足迹可看到,品牌之路是一段坚韧不拔的苦旅,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笔者探究认为:困扰照明灯饰企业品牌成功推广无非存在着如下十大死穴,在此一一解密:

  第一死穴 邯郸学步    

  看到行业巨头走多品牌路线过得如此滋润,心里很是妒羡,很难服气,不就是多几个品牌吗?我也可以做。于是一哄而上,一夜之间梦想成“行业巨头”,看似风光无限,殊不知,到头来却落得消化不良被撑死。只新兴大道上就能见到拓普、光普、爱普、索普、华普、松普近十个多的离谱的“普”字门头品牌。

  第二死穴 鼠目寸光    

  90%老板说不出自己企业的明天,脑子里没有一个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概念、策略,只知道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子过河,看似稳重,却有随时掉进陷阱的危险。说不定明天你的企业就会嘎然而止。多数企业的理念实际上就是老板个人的理念,老板只凭自身经验、个人想象,主宰企业,靠模仿,无创新、无鉴别力。不做周密的市场调查,信息灵敏度极弱,喜好道听途说,缺乏分析力。上周某品牌做两款节能灯的调价,还有一家户外灯厂家把产品价格公开给客户,有些厂家便对此跳起来说要去商会告状。底气如此之虚,无非实力不如人也。    

  第三死穴 任人摆布    

  总以为外来的和尚能念经,高薪聘请“空降兵”。当然品牌厂家一般都有实力不俗的优秀职业经理人把控品牌推广与市场操作。但也存在个别职业品德低劣的职业经理人对缺乏鉴别力的老板往往用“三拍”功夫,刚来时“拍脑袋”——夸海口,吹嘘自己厉害;然后“拍胸膛”——向老板大人下保证,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最后“拍屁股”——折腾差不多了,老板的赌资也快空了,不行了,怎办?拍屁股走人呗!    

  第四死穴 纸上谈兵    

  以为只要猛打广告,就能创建品牌。于是乎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广告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看似热闹非凡,却不知有多少能真正烙在消费者心里!千篇一律的广告不仅没有将自己的形象突出,反而是陷入了无休止的广告轰炸怪圈,浪费大量广告资源,根本不可能出现立竿见影的奇迹。事实上,广告效应之所以没有爆发,根源在于没有配套的销售渠道做呼应。这是赌徒心态,难成大业。

  第五死穴 守株待兔    

  开发、生产、营销、资金四大品牌营销要素运作链接断裂,零零散散,顾此失彼,毫无系统,活脱脱成为一个畸型婴儿,也就谈不上健康发展了。把某一两款功勋产品视为企业的护身符,靠一款新灯吃遍天下,死抱着老产品恋恋不放,结果市场越做越窄,直至走进死胡同,老本萎缩。

  第六死穴 随波逐流    

  不知道企业自身的优势在哪?始终找不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谈不上差异化竞争手段和竞争思路,只知人云亦云,一窝蜂似的随大流,品牌、产品款式、功能、市场等毫无个性可言,久而久之被无情地淹没掉。正如歌中唱道:“我终于失去了你,在拥挤的人群中……”。    

  第七死穴 怨天尤人    

  每个老板都感叹缺人才、需要人才。可为何缺?为何需?企业在什么阶段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在什么岗位需要配置什么样素质结构的人才?……一问三不知。怎办?瞎蒙,乱要、乱挖、乱用!到头来还是抱怨:“人才难找啊!”    
  
  第八死穴 弱不禁风    

  不少企业有领导层,但无真正意义上的管理层,没有形成决策层的团队,往往由老板个人拍板说了算,单纯靠情感随意性管理,成了名副其实的救火队长,而不是规范管理。进入市场竞争就盲目参与广告战、价格战。实际上这些都是在基础不扎实的地基上建造的虚伪的品牌豆腐渣工程。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战战兢兢,就会以为世界末日快要来临。    

  第九死穴 墨守成规    

  古镇大多的照明灯饰企业都是家族企业,都是从一个家庭作坊起步的,最初的规模很小,老公管厂,老婆管钱,双管齐下,管理成本低,靠夫妻一条心黄土变成金,能够应付自如,日子过得确实蛮滋润的。但随着企业的发展,盘子大了,市场也变了,家族式管理的局限性显露出来了。如何解决?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制、放权,可又有几个老板敢果断改制、大胆放权呢?占古镇灯饰业三分之一天下的江浙老板正在这块土地上规范自己的管理和网络,我称他们是一群“可怕的江浙人!”对本地行业发展一定会起到推动作用。

  第十死穴 受制于人    

  产品研发己成为古镇灯饰业迫在眉睫的问题。把古镇所有灯饰产品撕掉商标,谁有办法分清是哪个厂生产的?每个产品都像同一父母生的孪生兄弟。谁能够在研发上领先一步,谁就能超越对手。可偏偏有些老板投机心太重,舍不得花银子搞研发,只是天天派手下的设计师到各门市店“参观”和“采购”,甚至拍照留念,有时老板干脆亲自上阵以干“仿灯”为生。不出几天,新产品就克隆出来了。    

  一些厂家把代理商当爷供奉,要啥给啥,将渠道掌管大权完全托付给代理商。结果代理商被宠坏了,脾气大了,架子也大了,厂家稍有不对,就要挟、刁难,令厂家敢怒不敢言,任其摆布,玩转于掌股之间。不久的将来, 国际一体化的竞争大潮即将涌来,以上死穴将成为品牌企业挺进市场的绊脚石,特此提醒,望您走好。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