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
摘要:
杨世菊 龙昌华
荆州路灯管理局 (434000)
摘 要 建设新型高素质职工队伍是路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需要从人员录用、干部选任、竞争机制和教育培训等方面扎实推进。
关键词 素质 职工队伍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社会和城市的持续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建设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与时俱进的路灯职工队伍。联系路灯行业的性质和队伍的现状,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格把好人员的“入口”
虽然我们路灯行业各种人才较少,很需要大力扩充,但在进人问题上还是必须慎重,要掌握“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把“入口”关,坚决将不合格的人挡在“门外”。“入口”关的门坎要高,要选高学历、高素质的人。一般新进人员,其学历要求起码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当然,对确有真才实学的紧缺人才,经考核、测试,确实名实相符者,也可予以录用,以充实我们的队伍,壮大我们的实力。
(二)完善干部的选任机制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这支队伍中的各级领导干部是骨干力量,是这支队伍的中坚。干部的作用发挥好了,我们的各项工作才能搞得有声有色,蒸蒸日上。在选任干部问题上,一定要拓宽选任渠道,不拘一格选拔优秀人才,要建立和实行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选任机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确保被选任者能够凭自身的德才素质、实际能力、现实表现赢得组织和群众的信任,使之能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骨干作用。
(三)要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问题
长期以来,路灯行业的人员是能进不能出,干部是能上不能下,形成干好干坏一个样,能者庸者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这样自然严重影响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事业的发展。为了逐步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荆州路灯管理局这些年来加强职工和干部的考核,建立竞争淘汰机制。我们结合年度考核,将考核的指标按德、能、勤、绩进行细化、量化,并评定分数,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为称职,65分以上为基本称职,65分以下为不称职。然后,每年按3-5%的比例将名次排在最后的人淘汰出来,实施离岗培训,经考试合格后,重新安排工作。 由于每年有一定的空岗率,这在整个队伍中形成紧迫感、危机感,促使人人努力工作,增强进取精神。
(四)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在吸引人才、广纳人才的同时,加大干部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力度,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有效途径。因为在职人员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培训可取得比普通教育有更高的效益。从这一意义上说,这是培养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职工的一条捷径。抓教育培训工作,应突出重点、分类进行:
1、抓好对单位和部门的负责人的培训。单位、部门负责人在单位、部门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决策、组织、指挥、协调的关键作用。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单位、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对他们的培训要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来安排内容,增强他们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改革意识,提高领导水平、业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之成为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的领头人。 同时,帮助他们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风和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做到勤政、廉政、优政,在路灯职工队伍中起到表率作用。
2、抓好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训。青年干部是整个群体中最具生机、最富发展潜力的部分,他们的素质与水平不仅关系到职工队伍建设的素质与水平,而且关系到路灯事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对他们的教育培训,主要围绕夯实理论基础,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扎实工作作风,增强艰苦创业精神来实施,逐步将他们培养成为能在政治上正确判断形势,把握大局,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靠得住,有本事”的骨干力量。对青年干部的教育培训,除办培训班、入学外,还可以选调部分优秀后备干部到基层去锻炼,学习提高,通过实践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使我们的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3、抓好职工队伍的教育培训。要有一个较系统、较规范、较周密的教育培训规划,精心组织实施。教育形式可以多样,如组织理论学习与专业知识学习,中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在职自学、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等结合起来,交织进行。目的只有一个,即不断提高全系统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素质,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