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电器李志成:专注台灯健康(图)
摘要: 看书学习是他的爱好,专注创新是他的理念,22年钻研一个领域,他能给常伏在台案的灯光下的你带来健康。
看书学习是他的爱好,专注创新是他的理念,22年钻研一个领域,他能给常伏在台案的灯光下的你带来健康。你可别误认为他是医生,其实他是一名拥有过硬电子技术的企业主,他就是天利照明总经理李志成,一个专注于台灯健康的人。
李志成小档案
年龄:42岁
爱好:阅读,研究历史
体育爱好:游泳、羽毛球
喜欢颜色:红色,因为红色代表激情、热情
崇拜的人:李嘉诚
喜欢歌曲:《爱拼才会赢》
座右铭: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选择既是决策
1982年,全国恢复高考后的第六个年头,心存志远的李志成不幸成为“万人过独木桥”中的一名落榜者,这一年他年仅16岁。面对失败,他没有气馁,而是选择了江门职业技术学校,学起了电子电器专业,当时各种电子电器产品刚刚兴起。在近三年学习生涯中,李志成总是抱有无限的好奇,凭借一股钻劲,常常冒出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新奇想法。那时动脑思考与动手实践成了他生活的主要内容,他花大把的时间投进了拆修收音机、电视机和无线电电器上。毕业时,他已经熟练地维修当时很流行的黑白电视机了。
凭着极强的技术和动手能力,毕业后的他顺利地走进了当时的国营企业鹤山无线电厂,做起了研发技术人员,这时他还不满19岁,在别人眼里可是抱上了铁饭碗,定当安心工作了。然而不久,有着敏感的创新细胞的李志成便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生产收音机、录音机、电子钟等产品的国企,所谓的研发更多是修改电路和改进部件,没有自主项目来研发,思维受到限制,创新不出什么好的东西。每天拖着疲累身体的他很是渴望能有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广阔空间。
在李志成郁闷、寻求发展空间之时,当值改革开放的热潮席卷南方大地,港商合资、集体企业开始出现,私营企业开始萌芽,这种形式的企业不但勇于创新,更是一副朝气蓬勃的架势。国企工作仅一年的他做出了一个当时令人难以理解的大胆决定:毅然辞去了国企的铁饭碗,投身到一家集体企业当起了技术厂长。
这一次的选择,是他人生一次重大的决策,后来的路证明了他是对的。
实战便是资本
1985年刚投身那家企业,年轻的李志成仿佛一下子找到一个全新的平台,第一次感受到电子技术创新的魅力。就在这时市场上出现了上海某家企业生产的台灯,简单的塑料帽子加上底座和灯泡,便勾勒出一个拥有漂亮外观的台灯,市场表现力非常好,引起供职企业老总的浓厚兴趣,于是已经做了两年电子产品的李志成,很快被调到开发台灯技术岗位上。时值1986年年初,李志成第一次接触灯具领域。
别人的台灯在外观上有优势,李志成认为,光有漂亮的外观,而没有更深的内涵,也不行!于是他自然想到了技术,怎样来运用技术,什么样的灯光更适宜看书便成了他工作内外不断思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他终于开发出了具有视力保健作用的电子调光测光技术,这一技术可以根据环境与需求来调解台灯的光照度。这一技术成为该企业的第一个获得专利技术。
接下来开模具和大量生产,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取得不菲成绩,并于1987年把一部分技术专利转让给鹤山经贸委,经贸委成立的一家企业也迅速成长起来。就是这个时期鹤山确立了在中国台灯领域的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1993年,李志成却离开了自己拼打9年的企业,和志同道合的朋友选择了自己创业,他坦言“当时创业的冲动已经大于所有的想法!”
实战、技术,坚实了他的资本,创业成为他必然之路。
创业又是起步
1993年的灯饰行业刚刚萌芽,让很多人感到兴奋。这时的李志成和朋友揣着共同凑起的十几万元投身到开厂创业的队伍中。十几个人加上租了3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厂子风风火火地开始台灯生产。
由于自己具有丰富的设计经验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他发现当时的塑料台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时间久了塑料会因为高温而变形与老化,经过论证他们决定生产金属台灯,说干就干,很快第一批天利牌的金属台灯就面世了,市场迅速出现供不应求状况。为了送货及时,手头资金已经紧张的李志成又毅然决定购买一辆小货车,并经常跟车把产品送到当时灯饰产业已经初具气候的中山古镇镇,很快在华艺、胜球、东方等古镇老牌企业的门市里就见到天利的金属台灯。等到1995年,天利的金属台灯已在国内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
企业在李志成创新的理念中顺利起步。
创新更是立足
1996年就在天利台灯在国内市场销量蒸蒸日上的时候,一些国外厂商找到了李志成,纷纷要求为其生产台灯,这次外销的机会被他准确的抓在了手里,于是他的台灯开始出现在中东和南美一些国家。
2000年的照明市场出现了高频护眼台灯,2001年出现直流台灯,很多企业纷纷跟风,但李志成非常冷静,因为他发现了问题所在:无频闪的高频护眼灯有一定辐射,直流台灯质量问题不过关,并且一个直流灯管价格是普通灯管的10倍,瓦数又比较低,稍稍高一点就发热。他又一次苦苦深思: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时刻想到创新的他目标确立既无频闪又没辐射、发热小且问题少的台灯为研究课题。一直到2003年,几经失败的他不言放弃,最终无频闪零辐射的直流护眼护脑台灯在新利电器实业有限公司诞生了!
李志成不仅善于技术创新,也是成功的市场策略者。可以这样说,他不断的技术创新研发,就是在不断地“开创新的蓝海市场”。直流护眼护脑台灯的研发成功,标志着天利突破了行业打造的“概念型的蓝海市场”,进入了“现实的蓝海市场”当中,并朝着“规模化的蓝海市场”挺进。随后,天利产品逐步打入对产品品质要求极高的欧美与日本市场,就说明了这一市场策略的成功。
有了专注与不断地创新,李志成脚步越来越稳健。
调整预示未来
2006年李志成陷入了深思当中,由于海外市场的表现力比较好,他的产品定位趋于高端,早年在成本领先的国内市场占不到太大优势,可是这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注光健康的高端台灯逐渐走进更多家庭,人们对健康产品也有了更深的认知,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他决定重新收复旧河山,把人力、物力、精力调出一半开始挺进国内市场。
李志成的调整,是来于他不断创新的思想,确保天利在未来之路永葆朝气。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