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 正文

厦门着力培育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

2004-12-31 作者: 来源:厦门人民政府网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产业集聚支撑城市大发展

  面对全国和周边地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我市要主动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发挥龙头作用,要增创领先优势,就必须培育发展城市核心竞争力。毫无疑问,产业竞争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市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特别是要重视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甚至提出要把光电产业提升为继机械、电子和化工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对此,市科技局局长李伟华感叹:“厦门,确实是按照科学的发展观在做!”李伟华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厦门发展的根本。高新科技将提升厦门竞争力,给厦门经济带来稳定、快速、健康发展。我市58家重点高新科技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6%。这既说明我们的努力已经有一定成效,同时也说明我们的传统工业还有潜力可挖。而光电产业,本来就是我市三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厦门已经是全国四大光照明基地之一。预计到2010年,我市半导体照明将达300亿元到500亿元的规模。

  “做大强势企业,它们的裂变将加快我市产业集聚进程!”针对市委书记郑立中点出的我市在产业配套上的“二律背反”,厦工集团总经理王昆东说。而市国投公司总经理林小雄则进言,“要拉长做粗产业链条,要把配套厂商引进厦门来,我市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现在的高级人才要用‘挖’,而不是引进。”“在引进空降兵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的本土人才。”在与产业相关的人才竞争力问题上,大家讨论得格外热烈。市人事局局长刘育生表示,只要企业把需求提出来,就马上在厦门人才网上发布。

  加强民生保障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的农业,对GDP的贡献率只有2.5%,明年甚至还会下降。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第一产业。因为我们还有20多万的农民。”市委书记郑立中郑重地说。此外,明年我市还将力争实现全年新增4万个就业岗位,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农民参加保险普及率,继续对低保户应保尽保。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分组讨论时,大家明显感受到了我市加强民生保障,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

  “发展是第一要务,民生是第一责任!”这是翔安区区长吴南翔的感受。他说,翔安区是厦门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转变的产物,又迎来了厦门争创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中心城市的战略机遇期。翔安在加速新区城市高起点规划,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和工业园区开发的同时,正在通过创新“三农”工作机制,实施项目带动,把富余劳动力转移好,树立新区政府“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敢于负责”的形象。

  同样,集美区区长黄锦坤也表示,集美在构建文教区、新城区和工业区“三大平台”的同时,要加强民生保障,尤其是对失地农民要以项目带动来转移,要使农民成“股民”,引导农民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增加收入。此外,还要加强培训引导农民走上新的就业岗位。

  “台湾的农业很发达,例如,有机垃圾可以变为有机肥料。我们应该抓住台湾产业外移的机会,加强这方面的合作。”对于合理解决农民的生存发展问题,副市长徐模谈起了他在以往考察中的发现。

  此外,据市计委主任郑栅洁介绍,我市还加强了民生保障方面的投资力度。高崎(中埔)蔬菜批发市场扩建、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动物无害化处理场等10多个涉及民生保障的大项目,也将进一步提升厦门的城市品质,改善厦门人居环境。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