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夜景照明详解

阿拉丁照明网 2014-05-21 370

摘要:设计师为夜晚的草堂创造了一派朦胧、神秘、幽远的“诗歌”意境。灯光被用来表现草堂的无限美景,而不是主角。夜晚的草堂在灯光的映衬下,花草树木、亭台楼榭、蛙鸣虫吟呈现出一派万物和谐的景象;古建沐浴在金色的灯光下,轮廓清晰,姿态优雅;高大的竹林和楠木在暖白色灯光的影射下,郁郁葱葱,鲜活灵动;水面的倒影与岸上的灯光交相辉映,相映成趣。

  点击查看更多图集:http://www.alighting.cn/case/2014/5/21/20722_55.htm

  项目名称: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项目地点:四川成都

  灯具及技术供应商:品能光电

  项目背景

  杜甫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次年春、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 “成都草堂”。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成都杜甫草堂景观,使之得以保存,杜甫草堂是经宋、元、明、清多次修复而成,其中最大成都杜甫草堂景观的两次重修,是在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和公元1811年(清嘉庆十六年),基本上奠定了杜甫草堂的规模和布局,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的博物馆,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的著名文化圣地。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成立杜甫草堂博物馆,2006年12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现存杜甫行踪遗迹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和知名度的一处。

  照明设计理念、方法等的创新点

  草堂旧址内,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其间有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严肃穆、古朴典雅而又幽深静谧、秀丽清朗。工部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象征着杜甫的茅屋,令人遐想,已成为杜甫草堂的标志性景点和成都的著名景观。品能运用LED照明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增加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而且为这块圣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设计师为夜晚的草堂创造了一派朦胧、神秘、幽远的“诗歌”意境。灯光被用来表现草堂的无限美景,而不是主角。夜晚的草堂在灯光的映衬下,花草树木、亭台楼榭、蛙鸣虫吟呈现出一派万物和谐的景象;古建沐浴在金色的灯光下,轮廓清晰,姿态优雅;高大的竹林和楠木在暖白色灯光的影射下,郁郁葱葱,鲜活灵动;水面的倒影与岸上的灯光交相辉映,相映成趣。除了为草堂量身定制的“川竹”路灯和古建角的“诗歌”灯笼外,草堂里“之间光影不见灯”的效果,构成了一副虚实相间的立体灯光山水画。这一个个场景,仿佛是诗歌的不同语句,一行行叠加,最终谱写成为一首完整、美丽的“光的诗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