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图集:http://www.alighting.cn/case/2012/7/2/142422_13.htm
“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夜湖”。夜游西湖,追影时光,穿越千余年流水光阴,看孤山脚边,林和靖对梅咏赋;平湖月下,徐文长起兴斗诗;清行宫内,乾隆帝放眼眺湖……孤山夜景真是无处不风雅。
孤山位于西湖西北角,与杭州繁华中心隔堤相望,四面环水,一山独特,是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唯一的天然岛屿。孤山东接白堤,西连西泠桥,形如牛卧水中,浮在碧波萦绕的西子湖中。为了凸显孤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精粹,岳庙管理处自1990年起便开始在孤山区域布设景观灯。2004年,又对周边山体实施了亮化。2008年,综合专家和市民游客的意见,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改造,对突出园林绿化类的灯光,用暖白光取代绿色光,还原植物本色,饱满的金黄色系光源营造画卷氛围。
2011年6月24日,西湖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其中孤山景区内的遗产点多达4处,这同时也对夜景灯光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要在“水墨画卷”的大背景下,契合各遗产点特色打造夜灯效果,另一方面必须践行环保理念,倡导生态西湖。而孤山的夜景灯光历经多年变迁,已经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灯具老化严重,功耗过大;二是部分埋地灯的选用不适合现场条件;三是植被的生长及变化,部分区域的照明需重新调整。有鉴于此,2011年,岳庙管理处提出要对北里湖沿岸景观照明及平湖秋月区域景观照明进行了节能减排提升改造。
针对“症结”,设计公司选择了能耗较低的LED灯具替换原有灯具;在整体布局上,打造亮度层次,避免大面积泛光造成光污染;在细部上,采用“月光”照明法,凸显“平湖秋月”景点特色,采用轮廓照明法,突出历史建筑屋檐轮廓,利用多元空间立体照明法,完成建筑和园林景观灯光过度。此外,为保护植被生长,还调整了部分灯具位置。
此次提升改造共历时四月,在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孤山的夜景灯光以浓、重、虚、实的灯光投放手法,烘托了沿湖树木和历史建筑,勾勒出山脊走向、渲染了各类雕塑艺术张力。此外,完整统一的设计思路,使孤山与对岸宝石山景区遥相呼应,形成剪影关系,突出大气、内敛又不失幽雅、精巧的夜景灯光效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景区特有的文儒气息,使夜景灯光完美地融进这一片湖光月色中,置身其间,仿佛走在层层叠叠的历史中,走在影影绰绰的“水墨画卷”里……
[NT:PAGE]
一、详细的照明技术指标(包括光源、灯具、功率、数量、用电量及照明效果):
1. 在古建的瓦面采用1W LED瓦筒灯来替换原50W Par20射灯。
2. 在绿化部分,逐片逐棵的对湖面柳树,樟树等进行反复试验,选用70W明装埋地灯,超薄型70W埋地灯,150W 埋地灯,70W 泛光灯等来满足不同树种,不同树冠形状的植物照明。
3. 在林社等标志性建筑部分,采用线条型T5埋地灯来表现建筑立面。并配合周边
4. 在放鹤亭的栏杆外侧安装LED薄型线条灯洗亮栏杆,底层用T5线型埋地灯将洗亮
二、照明设计理念、方法等的创新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在西湖,西湖的美,自然秀美。三面云山一面城,层叠而舒展,天际线柔和委婉,湖水与群山紧密相依,旖旎的湖光山色激发了中国古代文人无限创作灵感,千古传唱的诗篇,历经弥新的爱情传说,山水之间荡漾杭州的城市精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
1. 对景区内部分树型较好的大树照亮,合理安排绿化的照亮范围和强度,自整个北山街游步道看过来,使整个沿湖区域的整体视觉效果呈现明暗相间的水墨江南的层次感,用灯光元素表达山水、古建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过度。
2. 将建筑大屋顶坡型屋面洗亮,保留建筑内部T5内透泛光,使远观视角建筑立体感增强。
3. 雕塑小品采用明暗衔接的手法重点照明,营造庭院空间的夜景效果。
三、照明设计中节能措施:
本次改造设计的重点之一,就是在保证及提升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减少能耗。
1. 本次改造设计涉及的50W Par20射灯共1800套全部更换为1W LED瓦筒灯,仅此一项共计减少能耗88kw。
2. 原景区绿化投树的埋地灯,通过试验,选择出光效率更高的70W 埋地灯和投光灯替换了原有的部分150W埋地灯和投光灯,在保证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
3. 整套系统并入杭州市亮灯监管中心集控系统,能远程遥控开关并监控,保证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关。
序号 |
原使用灯具 |
原灯具功率 |
更换后灯具 |
更换后功率 |
更换数量 |
节约能耗(KW/h) |
1 |
Par20射灯 |
50W |
LED射灯 |
1W |
1986 |
97.314 |
2 |
埋地灯 |
150W |
埋地灯 |
70W |
218 |
17.44 |
3 |
|
|
|
|
|
|
合计 |
|
|
|
|
|
114.754 |
四、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在设计阶段,为使LED灯具替换原有50W的Par20屋面筒灯仍能满足业主要求,通过反复试灯,最后选定1W 15度 LED瓦筒灯安装在瓦沿处来向上洗亮瓦片。另外针对孤山景区多落叶的特点,对瓦筒灯的安装支架进行了特别设计,来保证在雨水冲刷瓦面的过程中,位于瓦槽最底面的灯具不会挡住杂物,从而保证灯具不会被落叶遮挡。
传统的埋地灯一般玻璃与地面齐平,但在设计初期我们就发现,有很多的埋地灯被落叶及矮草覆盖,有些埋地灯甚至已经被泥土埋住,在于业主够通后得知,孤山上多为落叶型树木及灌木,杭州多雨水,埋地灯很容易就被掺杂着泥土砂石落叶的雨水覆盖,过不了多久,埋地灯出光玻璃表面就会被挡住,一会挡住出光,影响效果,二则不利于灯具散热,影响灯具寿命。所以,在大部分有矮草的区域,选择采用带玻璃自洁功能的70W明装埋地灯,既保证了设计效果,又对灯具起到保护作用,从而降低日常维护难度。
针对西湖水位长期偏高的情况,若使用常规金卤埋地灯,一般会有1/2灯体将浸泡在水中,即便灯具达到IP67的防护灯具,也会存在进水的隐患。在这部分的灯具选择上,我们采用超薄埋地灯,在满足配光要求的前提下,厚度不超过200mm,是灯具整体都保证在正常的西湖水位之上,可以有效的防止埋地灯被泡在水中进水。
五、照明设计中使用了哪些环保安全措施:
1. 树上投光灯采用仿真鸟巢,既隐蔽灯具又对灯具起到承载作用。
2. 上树电缆采用仿生树藤包裹,隐蔽及保护电缆。
3. 明装埋地灯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使灯具表面层玻璃温度低于65度,防止意外烫伤。
4. 沿湖埋地灯采用防眩光处理,照亮沿湖柳树的同时保证游步道的游人能够看清道路,避免意外落水。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