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2中照奖作品】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照明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2-06-29 383

摘要:学术会堂照明的特别之处不是标新立异的构思,也不是前沿的技术应用,而是通过灯光带给人们诸多的思考,思考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于设计者而言,也许乐于塑造绚烂的灯光来彰显自己的创意,以项目的昂贵造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很少去客观思考建筑真正的需要。

本项目荣获2012中照奖工程设计奖(街区、单位)三等奖

  为了给中国科学院的院士们提供国内国际学术交流的场所,中国科学院开始建设学术会堂(院士中心),院士们将在这里召开会议、开展交流,举办科学技术前沿论坛及进行科技成果的发布。

  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位于中关村核心区,建筑属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三段式布局明显,立柱、挑檐、拱券,立体空间感强,造型典雅沉稳。建筑材质以浅色大理石饰面为主,会堂建筑面为6980㎡。

  学术会堂照明的特别之处不是标新立异的构思,也不是前沿的技术应用,而是通过灯光带给人们诸多的思考,思考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于设计者而言,也许乐于塑造绚烂的灯光来彰显自己的创意,以项目的昂贵造价来体现自己的价值,而很少去客观思考建筑真正的需要。

  (1)亮度适宜,层次分明、简约、务实,用灯光充分体现建筑的文化内涵

[NT:PAGE]

  本项目采用了简约、内敛的灯光手法去演绎一种雅致的灯光氛围,引导人们思考学术会堂的主人---院士、学者的风格,思考务实、求真、不浮夸炫耀的科学精神。廉价的投资不代表廉价的设计,流光艳彩的背后也许空洞乏味而难以持久,能够保有平淡之心,独立思考并坚持自己的信仰,才是我们崇尚的价值。

  (2)节能节资

  在同规模公共建筑中,花费上百万造价的不在少数。而本项目照明工程总投资不到四十万,控制灯具数量、节约造价、减少更换是本次设计追寻的目标之一,设计虽然简约但不简单,从效果、立意、投资、维护中寻求整体平衡,在保障效果的基础上,尽量优化不必要的灯具用量,避免过度照明与能耗,降低日后灯具损坏而产生的频繁维护的工作量,以节约初始投资和维护费用。

  (3)尽最大可能隐蔽灯具,保障建筑白天风貌不被破坏

  设计充分考虑了灯具的安装细节,对全部灯具均进行了隐藏,观赏者将不会在欧式古典风格的建筑立面上看到任何暴露的灯具

  (4)做到无眩光,真正提升视看品质

  减少眩光是重要课题,项目组对控制投射方向、角度进行了反复推敲,使建筑在各个方向观测都不会出现眩光。

  1、详细的照明技术指标(包括光源、灯具、功率、数量、用电量及照明效果):

  本案采用分层投光的照明方式,强调主入口内部空间的明亮与引导性,采用显色指数大于90的中光束70W金卤光源(色温3000K)暗藏式吸顶安装,总计32个,为整个门厅空间提供柔和的功能性照明。

  会堂顶部采用偏配光的线性LED投光灯12W/M,总计128个,支架安装于学术会堂顶部四周墙体处向上投光,使之淡淡亮起,作为第二亮度层次,形成建筑顶部轮廓,色温3000K。

  会堂立面壁龛内设置了8尊科学家等身铜像,与常见的白色石雕不同,深青色的铜材很难照亮,即使照亮效果也不会理想,且雕塑背后容易产生大面积的阴影暗区,影响美观。为了表现良好的艺术效果和节能,设计采用用20W/M线性LED投光灯藏于雕像底部,投射壁龛,形成剪影效果,虽然亮度不高,却巧妙的突出了雕像的伟岸身姿。

  项目室外照明总耗电8.4KW,建筑面积6980㎡,建筑立面面积约为4600㎡,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为1.8W/㎡。

  2、照明设计理念、方法等的创新点:

  学术会堂照明的特别之处不是标新立异的构思,也不是前沿的技术应用,而是通过灯光带给人们诸多的思考,思考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于灯光设计,更多的也许是极尽所能把建筑做得尽量绚丽夺目,而很少去客观思考建筑真正的需要。

  本项目采用了简约、内敛的灯光手法去演绎一种雅致的灯光氛围,引导人们思考学术会堂的主人---院士、学者的风格,思考务实、求真、不浮夸炫耀的科学精神。除了从艺术感性角度去塑造灯光品味,我们更加真正重视控制灯具数量、节约造价、减少灯具更换维护、减少眩光、最大可能的隐蔽灯具这些理性的方面,在同规模建筑中,花费上百万造价的不在少数,而本项目照明工程总投资不到四十万,廉价的投资不代表廉价的效果,流光艳彩的背后也许空洞乏味而难以持久,在当今照明市场的热烈发展中,盲目追随亮度、彩度、创新度与造价额度司空见惯,而缺乏对设计的理性思考,因此,切实保障照明品质与节约的双重结合,适度理性的进行照明设计与建设,引发思考即是本项目的价值核心。

  3、照明设计中节能措施:

  采用了楼控和时控相结合的控制模式,时控采用时钟控制器,楼控采用接触器由由楼宇自控系统远程控制,满足平日模式与节日模式不同场景需要。

  控制灯具数量、降低功率、减少更换是本次设计追寻的目标之一,设计在保障效果的基础上,尽量优化不必要的灯具用量,避免过度照明与能耗,降低日后灯具损坏而产生的频繁维护的工作量,以节约初始投资和维护费用。项目室外照明总耗电8.4KW,照明功率密度值(LPD)为1.8W/㎡,远低于JGJ 163-2008-T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中E3区域规定的3.3W/㎡。

  4、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会堂主要采用了传统照明手法,光源采用高光效的金属卤化物灯和LED线性投光灯、高压钠灯,其余方面并未有新的技术、材料和设备。

  为了保障必要的视觉品质,一些位置不具备暗敷条件又不得不设灯,我们则选用外壳颜色、造型与建筑构件近似的特制灯具,使之与建筑立面自然融合,在白天仔细观察也不会感到灯具的存在。

  5、照明设计中使用了哪些环保安全措施:

  本设计采用TN-S接地系统,所有金属管线、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穿线钢管、电缆金属外壳、金属支架等正常工作不带电的金属均与接地系统焊接,并严格按照GB02D501-2做等电位连接。

  照明装置的防雷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要求。所有接头进行防潮处理后加热缩套管密封封装,户外灯具不低于IP54。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