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阿拉丁】希腊The Met Hotel之光点评

《阿拉丁》光影空间杂志 2011-06-02 540

摘要:这期“评光论影”栏目Dave为我们提供了由Zeppos Georgiadi Architects设计的The Met Hotel。我们邀请了国内6名各个领域的照明灯光设计师,他们6个人分别从设计的风格、手法、灯具的使用特色等方面对The Met Hotel进行评价剖析,解析其创意思路,解构灯具的放置手法,旨在突出细节,为照明在审美和艺术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本资料由《阿拉丁》光影空间杂志提供

这期“评光论影”栏目Dave为我们提供了由Zeppos Georgiadi Architects设计的The Met Hotel。我们邀请了国内6名各个领域的照明灯光设计师,他们6个人分别从设计的风格、手法、灯具的使用特色等方面对The Met Hotel进行评价剖析,解析其创意思路,解构灯具的放置手法,旨在突出细节,为照明在审美和艺术方面的应用提供借鉴。

  项目概况:

  The Met Hotel 位于希腊古城塞萨洛尼基,由Zeppos Georgiadi Architects 建筑事务所设计。酒店拥有212间客房和套房,13间会议室,美食餐厅,一个人气超旺的酒吧,还有一个神话般的水疗中心。

  设计风格:

  The Met Hotel主题性概念酒店,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高档豪华精致的组合,以创新的装饰,无可挑剔的服务和个性化的周到细致反映了The Met Hotel精致奢华和永恒的优雅。主体设计风格低调、精湛、奢华;空间层次简洁明快,色块运用大胆时尚。

  建筑师:Zeppos Georgiadi Architects

  灯具供应商:artemide

  案例提供:Dave

  位置:希腊塞萨洛尼基

  点评嘉宾:

  (左上)L&P普莱思国际设计咨询(香港)有限公司首席灯光顾问:徐清流

  (右上)广州芭顿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力山

  (左中)苏州颐达照明设计有限公司主案设计师:胡洪浪

  (右中)L2室内设计事务所设计师:徐大伟

  (左下)北京八番竹照明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柏万军

  (右下)T show lighting照明设计顾问:谭翰伟

  《阿拉丁》:The Met Hotel给您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徐清流:The Met Hotel将极简的设计风格运用得炉火纯青。室内硬装的空间分隔与造型同软装搭配得高度和谐,浑然一体。

  邓力山:The Met Hotel 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简约、宁静。它不愧是新的高端大都会酒店,他的全新的设计意识,休息环境和完美的细节,无不体现出建筑师的设计风格。在希腊,Zeppos Georgiadi以他动态的结构设计和注重细节表现而闻名。

  The Met Hotel结合了简约及混搭的田园风格,以那种简洁的美式沙发、夸张式的壁炉、对比度大的色块混搭,再配上不规则的条形块背景,耐人寻味,别有一番意境。

  徐大伟:第一感受有些冷酷,有德国工业建筑延伸的味道

  胡洪浪:干净、清新、眼前一亮,现代人过得很累,The Met Hotel独有一种让人放松的感觉,建筑设计、内庭设计、室内空间、整体色调以及室内外照明设计都能够使人感到轻松惬意,或许它的思想就是这样吧。

  柏万军:第一感觉挺酷的,有不少的创新意识和形式手法。

  谭翰伟:从建筑外观和大的公共空间看,第一感觉这是一个高档次的综合型商业空间,很现代很简洁。[NT:PAGE]

  《阿拉丁》:The Met Hotel的照明设计风格和特色是什么?体现在哪里?

  邓力山:照明的风格与特征与建筑结合的很完美,异形灯具的配置起到弥足轻重的分量,仿佛穿越了时空,设计大胆而富于想象空间。

  徐清流:The Met Hotel照明的设计手法,用最少的光达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体现了照明手法的多样性。除了关注水平面光的分布,更注重垂直面光的分布,从地面出来的光运用得比较多,比如酒店LOGO处的照明。

  胡洪浪:相对室内照明来说,本人做的并不多,尤其是Hotel lighting,在此稍微的表述下个人的浅见吧。

  照明设计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筑风格的延续,或者也可以说是建筑风格的夜间升华。The Met Hotel形成的整体照明设计与建筑风格完美衔接,整体简约典雅、光到其处,幽雅而优雅。照明灯具的选用以及与装饰风格的融合堪称典例,尤其在大堂、内庭休憩区凸显无疑,特型灯具的引入与整体装饰风格的搭配也更是锦上添花。

  在照明的涉入,装饰所使用的各样材质的质感体现得无可挑剔,灯具的暗藏与装饰构件的互相搭配非常能体现出照明中见光不见灯的高级境界,要说美中不足,便是用于点缀的绿化植物了,用于照明装饰的灯具略显突兀。

  谭翰伟:照明设计的风格与建筑空间的风格配合得比较恰当,也是显得非常现代与简洁。这点从灯具的选取(工程性质灯具为主)及照明方式(大多以嵌入性灯具为主)可以看出。

  徐大伟:建筑照明没有什么特征,很平常,反映了建筑特征。室内照明属于走简约低调路线,照明设计师反映出室内设计师、软配饰师的合理需求。如洽谈区用了漫反射光,接待漫反射营造氛围,加重点直接照明,走廊区域有序的几个黑色外壳的筒灯反映了走道的舒缓节奏。

  柏万军:从照片上看感觉这个酒店的照度比较低,而且并不是传统的低照度高均匀度的照明方式,点光局部照明和装饰灯照明成为空间低照度照明的主要方式。比如大堂吧、走廊、接待区。[NT:PAGE]

  《阿拉丁》:The Met Hotel项目的灯具运用有什么特色?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

  徐清流:建筑化照明手法的运用,让The Met Hotel照明器具成为建筑的一部分,如接待处照明手法的处理,让桌面是桌子的同时也是灯具。其灯具的造型风格与室内环境更是高度融合,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

  谭翰伟:灯具运用比较注重隐蔽性(装饰性质灯具除外),这部分灯具主要充当功能性照明使用。另外一些装饰性灯具也是比较有意思的,这些灯具造型独特包含了很大的艺术成分,在整个空间中形成了一个装饰性的亮点。

  徐大伟:简约,大气,统一。 设计师选择灯具配合了空间的经营和建筑室内设计的兼容,彼此无间不分。如说照明设计师设计的眼睛,那其产品体现出的价值可以说是空间的灵魂。

  柏万军:此项目的灯具方面有个特点,就是更多的采用了方形元素,尤其是装饰灯方面。在整个空间里贯穿了自己的DNA语言。

  胡洪浪:如先前所说的,照明设计的风格与装饰风格的融合,灯具的整体外观色调以及灯具光源色温的选用上基本都与环境相匹配。一般照明、功能照明、装饰照明、重点照明等等,在选用灯具上都独出心裁,设计师将照明灯具完美的融入环境,虽然不曾到过现场、不曾有现场的真实照明感受,少量的图片以及个人对照明的理解仿佛能够将自己跨入其中,用心去感受。都说照明是装饰中的一部分,可这部分所担当的使命却非同一般,对于这个题目我想了很久,对于命题中所说到的灯具运用的特色及所担当的角色本身是个比较笼统的话题,特别是相对于只有照片作为参考的前提下。

  邓力山:黑白色调是整个设计的主色调,将所有跳跃的抽象混为一体,恰如其分地和谐,营造出一个鲜明的简约空间,那种惬意闲散的情怀得以烘托。

  餐厅灯光的设计堪称前卫与务实,设计师把光明与黑暗的空间、自然光与灯光及材料的巧妙搭配,结合建筑家具、雕塑技术的合理应用,在这案例里也得到充分体现。[NT:PAGE]

  《阿拉丁》:目前,国内酒店的照明设计风格有什么主要的特点?同The Met Hotel相比,有什么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

  徐清流:反观国内的酒店照明设计,很多酒店还主要停留在满足够不够亮,或是营造金碧辉煌的阶段,同The Met Hotel相比,需要我们的照明设计师与业主在理念和欣赏水平上有质的提升。光影节奏,明暗对比的处理这些都值得借鉴。

  还“极简主义”、多角度出光的手法,及建筑化照明手法的运用,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好的作品需要设计师与业主一起来营造。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个人觉得国内很多设计师不缺创意与想法,缺的是怎么让自己的创意与想法让客户接受并认可。

  柏万军:国内酒店由于设计风格和追求方向的不同,大多数还是处于低色温、低照度、高均匀度的照明手法,与国外项目相比相对缺乏项目差异性的空间个性。在酒店空间无论建筑还是室内外设计时,国外项目更重视差异性和体现空间意像表达的设计方向,不拘于传统思维模式。有的放矢的使用空间、使用材料、使用光。

  胡洪浪:相对命题本身来回答,国内照明设计的起步或者是国内照明设计的正规化相比国外更晚一些,在很多的时候,所借鉴的都是国外的很多照明设计,一定程度上的标尺也更趋向国外设计,或许这些都是因为国人在学习中求进步的必要阶段吧。

  国内酒店的照明设计现今阶段日渐成熟,其中的酒店照明设计公司不乏国外公司,在文化差异等因素的碰撞下,火花迸发,形成原有风格之外的新兴气息,在不断摸索的道路上不断地突破,风格也在不断的变化。如果要说特点,我感觉或许应该是新意不穷!同The Met Hotel相比,学习借鉴之处或许有,也或许没有,十指所长不一,却各有优势,退一万步说如果可以的话,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清新的设计、统一的风格未尝不是好事!不断创新求进也会是发展所需。

  徐大伟:能借鉴的地方:整体照明解决方案,照明设计师和室内各专业配合人员不能把视线停留在设计流程上,而是能更多的关注客人的对照明的需求,在设计出的光环境下,让客人感受酒店空间的概念,特征的同时,感觉到舒适,心绪不至于波动较大。

  谭翰伟:国内大部份的酒店灯光设计很少会将照明融合在整体空间里,使其成为装饰性的小品,要么就是简单地成为辅助工具(功能照明),要么就是显得过于抢眼(如一些酒店大堂里面金碧辉煌的吊灯、水晶灯等)。在对空间的“融入”及“趣味”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当然这也跟室内设计的理念有一定的关系。[NT:PAGE]

  《阿拉丁》:看了The Met Hote的设计手法有什么感觉?哪里值得学习?这里面有哪些特别的思维角度?哪里您认为不足?

  柏万军:这个问题与上面有些类似之处,我个人认为不足之处还是存在的,比如大量白光的使用(也许是3,000K,但是看上去更像4,000K或更高色温)。似乎有更多的激情调动,不知道业主对酒店的使用定位是不是需要这样的刺激。另外就是使用了好多地埋灯具,看上去遮光效果并不到位,很多的逸散光也会带来一些不舒适,但愿这只是拍照形成的高对比。

  徐清流:当然,本案例也不是十全十美,在光源色温的选择上就有值得可推敲之处,有没有必要把整个基调做得这么冷,这可能与选用大量LED光源有关。

  徐大伟:国外的酒店设计在强大的工业定制作用力下,已经超出我们国内的技术。所以,感觉到精雕细作的室内收口,在这样类型的酒店里看到就是照明和空间环境的的严谨,软饰品、家具的标准、、,尺度合理、色彩朴素,人机方面会有更多的舒适。形式感方面,我个人觉得不宜过多宣扬。

  胡洪浪:呃,室内的设计手法??建筑的设计手法??或者还是照明设计的手法?呵呵,托朋友们的抬爱,有幸能够对大师的作品作燕雀般的叽喳评论,实属不该。

  The Met Hotel的设计手法中将大量时尚、奢华的元素融入其中,空间组合精致精美,装饰中不乏优雅、细致、创新!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很多时候国外设计师的思维总是能够超出国内设计师,在很多尖端、细致上的问题能够更到位的处理,我想这不仅是本人所要学习的,更是大家所需要学习的。

  谭翰伟:The Met Hote的照明设计给人感觉非常简练,几乎感觉不到多余的灯光。在整体空间中灯光所取得的的装饰效果及其独特的造型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从景观照明的角度出发,The Met Hote的建筑照明给人的感觉稍微显得有些凌乱,或许是灯光设计对这方面并不注重吧。另外在一些公共空间照明的细节上对眩光的考虑也是显得有些不足。

  邓力山:The Met Hotel在光线的设计中,最具特色的是玻璃中庭,这种环境中引入自然光,使光线照射在允许范围内的室内地面,形成室内的光环境与优质的天然光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从这一点看,我认为国内的酒店设计应当多点采用自然光的照明应用,既能低碳环保,又降低运营成本。[NT:PAGE]

  《阿拉丁》:您是否处理过类似案例?觉得此案例是否有借鉴意义?如果由你来处理,在照明和灯光方面您会有什么想法和创意?

  徐清流:目前手上有类似的酒店式公寓项目在做,此案例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

  呵呵,如果由我来处理,首先是为项目的照明系统尽可能的争取多一点的费用预算,以便能用得上原装进口的artemide的灯具,在照明手法、灯具的选型上则会有不少的共同之处,在光源色温的选择上会更偏暖些,让室内氛围温馨度高些,而不像现在这么酷。

  胡洪浪:类似The Met Hotel的案例,我也有过一些处理,在项目的行进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的问题,当然,最终都会将问题一一“击毙”。此案中的灯具凹槽内藏、特型灯具的使用的恰到好处、灯具外观颜色以及灯光、光源、光色与环境的协调等等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借鉴中需求突破。

  说实话,换成是我来处理The Met Hotel的照明和灯光方,我也会将装饰设计以及相关文化的理解作为第一因素,并在整体的照明和灯光设计上重点考虑第一因素,尽量使其能够与灯具的配光、灯具的外观、灯具光源的相关特性相结合,巧妙的置入室内整体环境,并植入适量的现代、超现代的元素。

  徐大伟:我们事务所目前还对接触酒店方面的照明设计。可借鉴的地方是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照明环境下,我们的心情是怎么样?这需要体验过,最后才理解明白。反过来问自己如何经营特定类型的酒店,就我们事务所对照明的理解,创意本身不需要特别,这个酒店的特征是定位素雅,简约。我给出的答案就是这个酒店的照明设计和室内设计过于追求设计型酒店的定位路线,如果在接待区域,洽谈区域加入任何一种富有感情色彩的照明产品、室内概念元素,效果将更为出色!

  谭翰伟:这类型风格的酒店我们目前还没接触到。因此不好评价。如果由我们来处理,我感觉一些局部的装饰性灯光可以再强化些。但是毕竟我们没有更深入去了解这一项目的状况,因此也无法延伸出更多的想法与构思。

  柏万军:我们最近也接受过类似案例,空间设计非主流,有更多个性化语言方式,我们也是采用了装饰灯与基础灯具相结合的打光方式,有的放矢的使用灯具使用光;此案例还是对我们有启迪作用的,可以促使我们步子迈的更大一些,勇敢一些。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