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景观照明如何益彰传统园林设计文化(图)

走马 2010-12-01 2672

摘要:通过对景观设计理论与照明设计的关联思考与比较,我们认识到,只有在透彻领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照明创作,景观照明的设计实践才会有大的发展,才会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才会为社会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通过对景观设计理论与照明设计的关联思考与比较,我们认识到,只有在透彻领略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照明创作,景观照明的设计实践才会有大的发展,才会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才会为社会文化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对当代城市景观照明现象的一些思考

  审美的基本方法,首先是基于审视对象的构图美感和色彩关系。

  借鉴传统绘画构图中非对称的平衡或动态关系,给景观主题带来强烈的形式感;在色彩方面,传统绘画强调总体色调的协调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变化。使得画面饱满,同时也呈现出细腻的表现力,在景观照明创作中也会借鉴相同的原理和手法。

  简单总结起来是:远景应当作为立面构图与色彩平衡看待;近景则是关注元素的选取,构成关系与色彩关系的发挥。在城市景观营造方面,要从市民和游客的视角出发,将视野内的景观元素进行错落有至的处理,形成较好的构图关系,是创作景观照明必备的基底条件。

  所谓艳俗,就是由于内在的吸引力不足,试图通过各种夸张艳丽的色彩达到吸引关注的目的。很多景观照明由于缺乏对其文化内涵的把握能力,或媚俗于社会浮躁氛围,往往用对比性的浓艳光色毫无章法的搭配组合,使城市夜景观充斥着刺眼而拙劣的破坏性灯光效果。

各种元素在画面中形成和谐的构成关系(远瞻照明)

在景观中堆砌了大量零碎的元素,不能形成主辅关系

本应该在闹中取静的湖边休息区同样被支离破碎的色彩所笼罩[NT:PAGE]

缺乏核心与主题,零散孤立的随意处理。

  在点线面等元素中缺少“面”元素,就显得单薄和缺少整体依托 灯具设在人行道上,完全不考虑人的感受色调统一而丰富,整体性强,点、线、面元素关系协调有至,是景观照明设计的重要课题。(摄影:周利)[NT:PAGE]

  一、传统园林的设计原则、景观元素和基本手法

  诗情画意的自然式园林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项突出成就,也是世界各系园林风格中的典型代表。

  中国园林以自然为蓝本,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又注入了人的审美情趣,使自然美典型化,所采用的空间构图手法,就是自由灵活、运动流畅的序列设计。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妙,以组织丰富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创造出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艺,无论土山石山,或山水相连,都能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园林空间要创造的意境是一种情景交融,神、形、情、理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环境通过这些要素与观赏者进行文化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交流。

  1) 景观要素主要包括:

  自然要素:包括空气、地貌、自然风光,以及构景材料的肌理和质地等。

  人文要素:创作意象和人文成分,如社会风情、民俗、伦理观念和宗教意识。

  “又隔又连,围而不隔,隔而不断”是我国园林艺术含蓄、曲折、有韵味的关键。

  2) 景观体验的几个基本问题:

  ① 人通过视觉对环境的体验包括:形状、尺度、色彩、肌理、位置等。

  ② 最佳视域:人的基本审美是观察元素的构成关系。在视阈范围内,对建筑、植物、雕像等元素的构图关系和层次关系的处理至关重要。

  ③ 观赏点:游人所在位置称为观赏点或视点,它决定了视场的主要方向,需要考虑主要视线方向上景物的选取和重叠关系。

  ④ 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它决定了视物的清晰程度和视野范围。

  二、景观照明应该遵循的原则

  1) 能够充分满足游客观赏自然美景时的安全与行动方便。

  作为必备条件,景观照明在照度分布,灯具设置,照明方式选择,眩光处理,节能措施等方面应该充分满足需要。

  2) 充分尊重自然,与自然环境相融合;对自然要素之美充分理解,完美呈现;对自然要素的层次关系充分理解,完美呈现。

  传统园林的中心思想是大自然的高度浓缩,不仅仅是形态上的模仿,还要在各要素的组合关系上遵照自然规律和审美规律。

  自然规律是依照山、水、土、石、草木、建筑相互依存的关系。

  审美规律是这些要素在空间构图上符合视觉审美的基本要求,既:色调的统一与变化;布局中的疏密关系;重点元素的核心位置。在大关系中寻求统一,在细部中又富于变化。

  3) 对与园林主题相适应的历史文化或当代文化元素加以诠释和表达。

  在环境主题设定的情况下,需要抓取人文景观要素中的核心符号,丰富环境体验的内涵,增加环境照明的装饰性。

  4) 将以上几个方面的需要进行有机的融合。

  任何设计都不是单一维度的思考,需要通过综合考虑,将多方面的问题协调统筹进行处理。

  三、传统造园手法与照明设计的异曲同工之处

  1) 传统园林中的框景:将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景门、景窗框起来 ,升华到艺术美。

  作用解析:将庞杂的视觉元素中与主题无关的,也不能为构图服务的景致,用垂直立面加以屏蔽,通过开洞的透漏,保留需要的部分,形成构图和审美对象。

  景观照明中的框景:

  ①通过对“框”和“景”的同步处理,保留了框景关系在晚间继续相辅相成的审美作用。②把不需要的景象保留在黑暗中,用“不照明”做为“框”,将需要表达的要素照亮做为“景”,使“框景”手法通过照明手段得以实现。

  2) 夹景:将视线两侧缺乏生气的景观用建筑、树木等加以隐蔽,突出空间前端的景色。

  作用解析:将庞杂的视觉元素中与主题无关的部分,用垂直立面加以屏蔽,收拢观众的视线向前,与框景不同的是,夹景产生了空间限定和方向导引的作用。

  在景观照明中,利用照度差别形成狭长的空间关系。或强调正前方的景物,以强调前景的吸引力。

(摄影:蒲锋)

  3) 漏景:通过对近处景观要素的疏漏处理,使景物呈现时隐时现的艺术效果。

  作用解析:掩映的景观体现了含蓄,隐藏的美感。影影绰绰,似见非见,引人联想,是其追求的效果。所谓:尤抱琵琶半遮面。

  景观照明中利用前景的阻隔效果巧设障碍,似遮非挡,使后面的景物因为被照亮而成为关注的重点,但不能被直接清晰的观赏,便产生想象、意会、猜想、朦胧的感受。

(摄影:周利)

窗棱漏出的一点点微光就把院墙内外的关系连通了,让人的意识中产生对院内情景的猜想。[NT:PAGE]

  4) 置景:在原有景物环境中添加元素,增加丰富性与层次感。

  作用解析:为了增加内容和强化主题,或增加轴线上的层次,人为的添置一些内容。

  强化主题主要是突出主题中的核心元素;

  增加视觉的丰富性和层次感可以引领视线由近及远,不断变换视线的焦点,从而体现空间的高远,创造意境,骋怀抒意。

  无论哪种意图,需要突出的元素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关联性很高,对设计者的修养和表现技法提出很高的要求。

  景观照明的置景是在近人处建立了视觉起点,通过近景,在意向上与远端的景物发生联系。景观照明中的置景,大多以装饰性景观来作为前景,将中远处的景物,甚至更远处的城市天际线作为背景,贯穿轴线,形成互为关联的多层次体验。

前景中强调一个元素的存在增加了景深的深度,丰富了视线中的纵深层次。

岸树作为近景没有采用灯光照明,简单的剪影处理本身也是照明设计,突出了远景城楼的焦点作用。

在现代地产项目环境设计中穿插很多传统元素,通过色调和材质的处理使两者相互之间得以融合。

置景失当,用光偏差,会造成景观的极大破坏[NT:PAGE]

  5) 组景与借景(景观要素的组合):以一个主景为核心,将其他景色或邻近景色组织进来。

  借景是在一定视线范围内,通过对相近的景物进行相关性组合,产生意境美与情趣性。

  通过照明手段将一组景观要素显现出明显区别于周边景物的景象,从而使观赏者将这一组景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主景和周边景致采用近似的照明手法,会在视觉感受上形成一个组群关系,使景观组合更加丰富,只是在主辅关系上应该有所区别。

巧借月光,灯光,将近景远景透漏重合,构图中直线曲线交错,实体勾边呼应,冷色暖色对比,点线面错落有至。产生宁静悠远的意境。

组合不同的元素,有强调,有删减的进行景物组织 (摄影:周利)

  6) 间接借景:借助水面、镜面等映射反映物体形象,可使景物影像更加丰富,对称结构更加丰满。

  水面反射具有对称、灵动、扩张垂直尺度的效果。现实景物的“实”与水中呈现的“虚”相对应,一实一虚,产生视觉上的美感和别样的心理感受。

  水面反射的光色,随波逐流,水纹荡漾,增加了混光效果。

人为的模拟倒影效果,说明倒影映像的手段是一种重要手法被建筑表达所采用。[NT:PAGE]

  7) 突出主景

  ① 主景抬升:主景在空间高程上加高,更加鲜明。如颐和园、北海、“主峰最宜高耸,客山须是奔趋”。

  如颐和园佛香阁:排云门仰角28度——排云殿49度——德辉殿62度——佛香阁,把景观逐步推向高潮。

  ② 中轴对称:强调主景宏伟、庄严、壮丽的艺术效果,如规则式园林。

  人们习惯于接受平衡端正的事物,对于严谨宏大的建筑,自然而然的肃然起敬。通过对称处理,将重点居于中心位置,是强调稳重,安详,严肃,平和的基本处理方法。

  ③ 对比:有形状、体量、线条、色彩等对比。

  审美内容之一就是观赏各种对比关系在冲突矛盾中的平衡。

  ④ 重心:主景布置于空间感觉的重心上,给人稳定感。

  规则式园林布置于几何重心上。

  自然式园林布置于自然重心上。

  ⑤ 焦点:轴线与轴线的交叉点、透视的焦点具有凝聚其他要素的能力。

  在空间上的交汇点,视线上的交汇点一定被赋予重要的内涵和设置,它对周边事物具有统领作用,在地位上的强调要通过表现手法加以实现。总之,在构景手法处理中,要将有利的空间景物巧妙地组织到构图的视线终结处和轴线的端点,以形成视线的归属和高潮。

  ⑥ 渐进:景物布置,层层递进,引人如胜。

  渐进实际是在空间浏览过程中的逐步高调,反复强调形式,突出主题。

  四、景观照明设计对观赏节奏的把握

  起景、过渡、高潮、结景,步移景异,触发回忆和联想。

  人在观赏活动中通过对景观要素的观察,对景观要素的内容、组织形式(构图)、层次关系、文化符号生成联想和回忆的内容,与经验中的美好的事物相对应,产生美好的感受,从而完成体验过程。经过一段时间,这种新鲜的体验感逐渐消退,需要再次获得新的信息和刺激。

  这个刷新记忆的过程就是不断体验的过程;这个刺激的间隔,就是观赏的节奏。

  在照明设计中要对观赏流程进行把握。一是要注意一个景段与另一景段在视觉上尽量避免重叠,形成相互干扰。此外,在两个景段之间应该有一个缓冲神经的过渡段。主要考虑空间转换的难度或时间跨度,以及两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度。这样才能使游览者循着一个景观体系和观赏脉络循序的完成体验活动。

  参考书目:

  孙筱祥《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

  布思著,曹礼昆等译《风景园林设计要素》, 中国林业出版社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分析》,中国建工出版社

  白宗华等《中国园林艺术概观》 江苏人民出版社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