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是城市重要的标志,“桥梁可谓人类最有象征意义的建筑,它以独特的方式将美学融入结构之中,是和谐统一与景观精神的有形体现。”(摘自《桥梁建筑》)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国内第一座钢塔斜拉桥,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弧线形斜拉桥,距长江入海口约350 公里,全长约15.6公里,其中跨江大桥长4 744米,主桥跨径648米。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国家主干线网上海至成都在南京地区的过江通道。景观照明系统作为大桥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于亮化过江通道,提升大桥整体形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灰塔绿光照明方案
全世界大部分优美的桥梁都采用了照明的方式去展现其结构的美。桥梁是结构逻辑化的典型。表现结构、表现道路的连续性是桥梁照明设计的正确道路,而偏离结构的装饰不利于展示桥梁的特点,难以体现建筑整体的亲和力。因此,在照亮桥体时,应以表现主体结构的流畅、表现结构力学关系等为主要手法,一般作法是采用线性光源进行连续性的桥体渲染。南京第三长江大桥是国内首座采用双塔双柱钢塔钢箱梁结构的斜拉桥,也是国内首座在景观照明方面采用全变色智能调光控制系统的特大型桥梁。这座大桥的照明堪称一绝,人们可以欣赏到由2 5 6 种颜色扮靓的大桥夜景。
在场景效果表现上,我们大致从四个方面进行表现:
(1)象征性:场景构思具有符合江苏和南京地区人文、自然的品味和风格,体现南京长江第三大桥的独特风采。
(2)现代性:场景能创造新颖、壮观、别具一格的效果。
(3)广泛性:使场景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观念,创造动感,给人留下美好印象。
灰塔蓝光照明方案
(4)协调性: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使照明效果生动而不突兀,鲜活而不生硬,重点突出而又融为一体。遵照上述原则,灯光以现代、时尚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手法,通过对光的色调、冷暖、明暗、动静、方向、节奏的把握和运用,进行灯光艺术的创作。在满足必要的照度和色调的基础上,电脑灯光随着控制模式及流程进行构图和变化:光束和图案或明或暗、或闪动或跳跃、或上下翻飞、或凝住不动;色彩或暖或冷、或淡雅或浓重、或凝固或流动。在基本编程实现灯具状态的基础上,电脑灯光可以根据场景气氛的需要,自由地组合出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变幻无穷的灯光景观:时而热烈喜庆、隆重辉煌;时而动感强烈、激情火爆;时而温馨柔和、安详宁静;时而又梦幻空灵、浪漫多情,以独特的灯光美学诠释着大桥宏伟空间力学艺术的魅力。
灰塔白光照明方案
我们利用大桥“全动态,全变色”的夜景照明系统,使大桥体现为“春季艳、夏季凉、秋季亮、冬季暖”四大场景,突出了主塔和斜拉桥颜色的动态变幻,而且,使之犹如一个大型的灯光舞台,照明完全由监控室的电脑控制,这样的灯光效果彻底改变了桥梁只有单色外观的传统。我们在给大桥布光的时候也经历了一些摸索过程。例如:在最初给拉索布光的时候,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沿着拉索的走向给其布光,力争达到光芒万丈的光束效果。但在现场测试中发现,该光束不明显,加之照度有限,很难得到满意的光束效果。因此,我们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将灯横向给拉索布光。这样,拉索的“着光”面积增大,很容易出效果。
白塔绿光照明方案
伴随夕阳的余辉,主塔灯具和斜拉索灯具按照电脑程序控制渐渐发光,光影变幻。黄色的护栏灯、轮廓灯勾勒出大桥立体影象,拉索灯变化出灯幕的效果,按照正向、反向、单侧流动或者其他流程依次色彩变幻,似一条条舒展的手臂,伸向遥遥寂寥的夜空;高高耸立的主塔,灯光也随着电脑程序控制进行色彩变幻,璀璨光亮。江面的倒影,荡漾着南江长江第三大桥流光溢彩的灯光效果。
阿拉丁照明网热点推荐 |
---|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