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温州民企追寻无极灯光的成长历程
“无极灯突破传统光源发光机理,采用高频电磁场耦合而不需要电极,功率增一瓦,难度呈几何放大。温州“科视”将已有的200瓦扩至400瓦,成了“中国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一大亮点。无极灯照度是节能灯的一倍、白炽灯的六倍,节能、环保、使用寿命超长,价格虽“贵族化”,但费用综合下来还是要划算”。
每组数据确定无极灯“终身身份证”
前天,在温州大道洛河路的浙江科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记者参观了无极灯产品展示厅。一只巨型黑色铁球吸引了记者的眼球,铁球直径约1.5米,铸有永久性的脚架。“科视”老总赵显锋介绍,这仪器叫积分球,专门用来测试无极灯的相关数据,每只成品灯均经过它的测试,每组数据就是这只无极灯的“终身身份证”。
200多平方米的展示厅里模拟设置了多个场景:隧道截段、网球场馆片段、街道、摩天大楼局部、公园……每个场景均安装着相应的无极灯。
赵显锋介绍,体育和演艺场馆对灯光的要求很严格,灯光稍有波动便会直接影响体育竞技的发挥(如晚间打网球)和演艺效果,采用无极灯后,因其光源的稳定性,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光线波动对选手和演员的影响,而隧道和街道路灯采用无极灯后,均匀而稳定的灯光使司机能更加准确地判断路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说话间,展示厅突然漆黑一团,我惊讶间,展示厅又亮如白昼,连墙壁上的网球运动员都须发毕现。赵显锋说,现在的光源就是一盏刚研制成功的400瓦无极灯,它的照度是节能灯的1倍,是白炽灯的6倍,也就是说,6只400瓦的白炽灯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照明效果。
我们来到一间小型陈列室,赵显锋指着一盏亮着的灯介绍,这款产品是我们公司一大划时代的发明。这项发明叫做“路灯自动功率切换”,它的核心技术是在单灯中实现两种不同功率的自动切换,即在代替光源一半功率的基础上,当夜深人静、道路车辆和行人稀少时,再自动降低功率,而照度只下降三分之一,达到再次降低功率以节约电费,彻底改变现有路灯管理中实行的“关一亮一”、“单边亮”等办法。
“科视”的另一项为人称道的专利技术是“超薄型小功率无极灯”,功率在20瓦-60瓦之间,照度是节能灯的一倍、白炽灯的六倍,而外形大小与白炽灯60瓦一样,是国家淘汰白炽灯的最理想产品。
赵显锋说,我可以毫不自诩地宣布,在我小小的展示厅里,陈列着全世界功率最大的无极灯、最节能功能最佳的路灯和功率最小的无极灯。这“三最”奠定了温州无极灯行业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飞蛾”扑火,追逐无极灯光
赵显锋是做外贸生意的,年出口额达6000万美元;他的合伙人黄澄敏在杭州开着一家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子批发市场。是什么促使他们携手研制“无极”的灯光呢?
赵显锋说,外贸生意难做,而搞制造业则更有成就感。
多年的经商经历,使赵显锋拥有很强的市场分析能力,他决定剑走偏锋,在较为冷门的行业打造自己的王国。他决定进军无极灯行业。工科出身的赵显锋接触无极灯时并不感到冷僻。无极灯突破了传统光源的发光机理,是采用高频电磁场耦合而不需要电极的荧光灯。1991年日本松下照明电气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盏无极灯,功率27瓦,使用寿命4万个小时;飞利浦步其后尘研制出无极灯,功率规格分别为55瓦、85瓦和165瓦,使用寿命6万个小时;1994年,欧司朗推出采用闭合回路发电的无极灯,功率规格为120瓦和200瓦,使用寿命也是6万个小时。
1998年,我国点亮了第一盏自主研发的无极灯。
赵显锋和黄澄敏决定投身该行业时已是2008年。
世界电气巨鳄在前头,投资风险可想而知。赵显锋和黄澄敏就坐下来慢慢分析无极灯市场和发展前景。无极灯属高科技产品,价位高,自诞生以来,都还是“荧光灯贵族”,没有普及使用,在照明器材市场占有的份额很小,表明蕴藏着极大的市场潜力。他们对无极灯的数据进行量化处理,很快便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无极灯生产厂家将功率规格死死框定在85瓦至200瓦之间。这给赵显锋他们留下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如果将无极灯产品的功率规格从85瓦向前延展,从200瓦向后延展,不是可以另辟蹊径建奇功?
这个创业思路便是将家用照明和摩天大楼的亮化灯光并列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无极灯的发展前景好。赵显锋说,如果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无极灯的话,这无疑是一场节约照明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伟大革命。实践证明,无极灯有超长的使用寿命和节能优势。在环保方面,其低汞优势也很明显。
赵显锋和黄澄敏决定涉足无极灯制造业。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