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2月刊No.93 > 正文

成都,不眠锦官城

大件事要分享到:
2020-01-17 作者:陈小丽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在2019年全国不夜城综合评分中,成都以90.29分高居第三,与澳门、重庆同处第一梯队。这是11月15日“第一届成都夜间经济发展大会暨花YOUNG成华生活节”上,发布的《成都夜间经济发展报告》中显示的数据。

对于这样的结果,微博评论说的最多的四个字就是:实至名归!

宋代诗人仲殊在《忆江南·成都好》中写道:“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成都,别称“蓉城、锦城”,是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约在公元前5世纪筑城,西汉时已成为中国六大都市之一,三国时期为蜀汉国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作为一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成都在拥有众多自然美景的同时还有丰富的人文历史景点,有著名的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青羊宫等。早在2006年,成都与杭州、大连一起成为首批被命名的三个最佳旅游城市之一,这也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此后,成都先后被众多国内外机构组织评选为“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国最佳表现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中国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等称号。

不仅如此,成都是“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赵雷一首《成都》更是让许多人对成都充满了向往。2019年国庆期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2,017.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6.46亿元,人均消费达1,420.14元,与旅游人数在500万人次以上的城市综合比较,成都市旅游总收入、人均收入均位居全国前列。

对于自古极具消费基因的成都而言,这里的夜生活也是向来闻名。在NASA夜间灯光指数中,成都的夜间灯光强度指数排名全国第七;以2,294家酒吧数量超越上海,位居全国首位;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成都排名全国第三,其中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超过1,000家;成都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全国第五位,仅次于北上深广……为了刺激城市经济增长,成都于2019年9月更是迅速出台了《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在夜购、夜读、夜览、夜动、夜食、夜色、夜趣、夜游、夜靓、夜览十方面给出了明确任务,致力于打响成都夜间消费品牌,加快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夜未央,人未眠。成都的夜,魅力无限,越夜越成都!

image.png


成都出台政策助推发展夜间经济

成都“夜经济”潜力有多大?一系列政策力度告诉你答案。

·2018年8月,成都印发了《成都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行动计划》,明确指出:要挖掘夜间消费新动能,加强夜间经济的环境营造,加快培育夜消费商圈,引入现代新兴消费业态,打造成都夜消费地标。


·2019年6月,《成都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出炉,对成都中心城区(11+2)区域,以及东进区域(简阳市、金堂县全域、龙泉驿区车城大道以东区域,以及青白江区、天府新区直管区的龙泉山区部分)的景观照明进行了分区规划,形成“一山双心,三轴四环,多廊多片”的景观照明结构,打造夜间经济发展的消费场景。


·2019年8月,成都正式对外公布了35个夜间经济示范点位,包括锦江夜消费等3个“夜成都”消费商圈,宽窄巷子、锦里、铁象寺水街等17个“夜成都”特色商业街以及新华熙LIVE·528、麓山小镇、天府沸腾小镇等“夜成都”社区消费场景。


·2019年9月,成都发布《关于发展全市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要打造100个夜间经济的示范点位,塑造出一批夜间旅游、视听、亲子、医美、乐动、学习、购物、餐饮和风情街的消费场景,包括有10种消费场景。另外,《实施意见》里提出,建立“夜间市长”和“夜间区长”制度,同时还要简化店铺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管理。


成都夜游新名片:夜游锦江


2019年4月25日,作为锦江绿道的核心IP,“夜游锦江”项目亮相成都锦江边上,立即成为了当地市民和游客在夜间游览成都的“网红”新地标。

夜游锦江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联动大慈寺、水井坊、耿家巷三个历史文化街区,串联都市休闲、东门集市、闹市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把各街巷消逝的历史文化活化出来,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通过灯光置景、全息投影、多媒体等渲染手法,绘制出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生活美学地图。

“夜游锦江”项目分为日场和夜场两个时间段,票价分别为每人60元和120元。作为成都打造夜间经济消费场景的初步尝试,“夜游锦江”项目在2019年春节7天时间吸引了20万人次前来观光,其中,城市橱窗“光影长廊”、339“熊猫爬塔”、东门码头“门泊东吴万里船”以及合江亭“花重锦官光影秀”等得到众多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好评。

据相关数据统计,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天府熊猫塔每日17时至21时的高峰时段会接待1,000多名游客,是平时同一时段人数的两倍左右,且夜间观光的游客约占整日游客人数的一半以上,而体验乘船的游客则比平时多了约30%,这期间,作为“夜游锦江”的最后一个点位,集绘画、手作、轻食、潮玩、动漫等业态为一体的艺术街区大川巷每到19时至21时便会迎来近1,200人游览,比平时同一时段多五六百人。

作为该项目的参与者,利亚德(成都)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市场总监余晓霖自豪地表示,“夜游锦江”以成都故事为线索,充分融合国际时尚魅力与天府文化特色,将成都人生活习性融入空间,将园林空间作为舞台,建筑、桥梁、景观空间等要素作为夜景观塑造载体,戏剧化地传达出文化视觉的如梦如幻,艺术性地凸显成都文化,获评“四川省十大文旅新地标”。

天府之土,沃野千里,古之有训“少不进蜀,老不出川”,换句话说就是成都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地方。现在的成都更是一个旅游达人、网红必到打卡地。让我们通过成都的旅游、餐饮、便利店、交通和文化等数据来一探蓉城的魅力。


旅游:2019年游客达2.6亿人次,总收入4,650亿元

据统计,2019年1月-10月成都旅游接待总人数23,826.3万人次,同比增长13.61%,旅游总收入3,931.67亿元同比增长26.82%,入境旅游人数325.94万人次,同比增长9,84%;2019年“五一”假期,成都上榜携程旅游发布的“五一最受欢迎十大国内旅游城市”,其中,成都以游客人均消费达到1,587.8元成为最“壕”的城市,过夜游游客量的增长是最大的原因之一。成都过夜旅游者达398.9万人次,比去年增长55.9%。来自过夜旅游者的旅游收入达125.48亿元,比去年增长81.7%。

此外,2019年国庆黄金周期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2,017.13万人次,同比增长32.7%;实现旅游总收入286.46亿元,同比增长25.2%。根据国庆期间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成都位居国庆国内游十大人气旅游城市第五位!游客热情高涨,单次旅游人均花费为2,195元。而80、90后是来蓉旅游的主力军。据介绍,2019年,成都接待游客预计达到2.6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38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650亿元。2020年,力争接待游客达到3亿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00亿元。


餐饮: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全国第五

2019年3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夜间餐饮消费大数据报告》中,成都夜间餐饮消费排名全国第五位,位于北京、上海、深圳、广州之后。数据分析,成都夜间餐饮人气最高的商圈依次是:双流机场、华阳、东升镇、温江大学城、西南交大、伊藤世豪广场、驷马桥/动物园、红牌楼。除了外出就餐,外卖也成了成都夜间餐饮消费的重要方式,分时段来看,夜间餐饮消费呈现前高后低,18:00至21:00,是夜间餐饮最为集中的时段,3个小时消费额占夜间餐饮消费总额的64.23%。21:00后,餐饮消费仍然居高不下,21:00至凌晨0点消费占夜间餐饮消费的比例为26.59%。凌晨0点至凌晨3点消费,占比约为7.78%。其中,夜间餐饮消费行为的消费者中,80、90后是夜间餐饮消费主力。

另外,根据《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显示,成都在饿了么口碑的夜间餐饮消费活跃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七,尤其是“夜间经济”多项指标位于全国前列。而在众多餐饮业态里,火锅和酒吧则成为成都“夜经济”的两大鲜明符号,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成都中心城区泛火锅门店已从1.2万家增加到近3万家,火锅从业人员超过30万,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DT财经2019年公开的数据显示,成都以2,294家酒吧数量超越上海,位居全国首位。


便利店: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超过1,000家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城市便利店发展指数中,成都得分82分,与厦门并列全国第三位。与上一年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排名相比较,成都此次排名上升了两位。截至2019年2月,成都拥有便民网点约9,000个,其中24小时便利店门店总数逾千家,作为最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零售业态,24小时便利店不仅弥补了后半夜消费的空白,同时更增添了一座城市的“温度”。


文化:公众夜间文化消费更多元

随着夜间经济不断发展,文化消费已成了成都夜间经济的新亮点,24小时电影院、24小时书店、24小时健身房、夜游博物馆、非遗文化夜场体验活动等各类夜间文化活动不断进入人们视野。数据显示,目前成都有414家24小时电影院,在团购网站的排名中可以看到,每家的团购销量都有近300单;凌晨一点过后,三联韬奋书店、象形书坊、琦竻书店等24小时网红书店依旧人来人往,据了解,晚上7点以后的客流量占全天的一半;此外,成都拾野自然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全面开启夜游博物馆模式,夜游博物馆成了成都新晋深夜打卡地。除了传统的室内消费场景,成都的赛事演出也丰富多彩。据演出赛事票务平台大麦网数据显示,成都在夜晚演出消费方面的数据尤其突出,紧随北京、上海、天津其后,位列全国第四。一些大型演出场地如华熙LIVE·528、省体育馆、四川歌舞大剧院、锦城艺术宫、特仑苏音乐厅,通过承接演唱会、体育赛事、品牌发布会等各类型活动为成都的夜晚注入活力。


交通:部署“开夜车”,推动夜间经济能量发挥

据了解,2018年成都实现开行14条夜间公交线路,覆盖了成都市东西南北主要的客流通道。2019年预计再新开10条夜间公交线,将22:00-1:00运营线路比例提高32%,进一步活跃成都夜间商业。另外,成都文旅公交正在规划设计一条夜间旅游线路,通过Citytour巴士将春熙路、宽窄巷子、东门码头等热门景点串联起来。特别是,成都目前已开通运行的6条地铁线路收车时间均已延长至22:45-23:05,每逢节假日主要地铁线路还会延时至零点以后,为市民的夜间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服务。

image.png


成都夜景照明调研报告

2019年12月,光影中国行——全国智慧城市及夜间经济发展研讨沙龙在成都举办。活动期间,阿拉丁全媒体针对2019年成都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夜景照明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本次调研采用问卷的方式,调研对象主要是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的商户以及周围的市民和游客,调研问题主要围绕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对商户和市民生活、出行和工作的影响,以及他们对夜景照明的评价和建议。本报告将分为商户篇和市民篇进行详细分析调研问卷的数据,解读成都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夜间景观照明改造提升之后商户和市民的真实反馈。


商户篇

据实地观察,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沿街的商户主要以第三产业为主,包括餐饮业和零售业等。从调查的数据显示,作为成都的地标建筑和主要商圈,超过九成的商户都喜欢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的夜间景观照明,其中有52.08%的商户表示很喜欢(如图一)。这个区域的夜间景观照明升级改造后,有47.92%的商户认为对店铺的生意有影响,而认为影响不大甚至没有影响的商户有49.5%,与此同时,仍然有2.08%认为在改造后,对店铺的生意影响很大(如图二)。对比改造前后的夜晚营业时间,有43.75%的商户认为晚上的营业时间延长,并且营业时间延长1小时以下的达到64.58%,延长1-2小时的占到25%(如图三、四)。在延长营业时间后,有66.67%的商户认为营业额增加了,增长幅度在10-30%之间的商户达到52.08%,增长幅度30-50%之间的商户有10.421%。而认为没有增加的也有31.25%(如图五)。

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市民篇

在天府广场和人民南路的街头接受问卷调查的人群中,女性占到64.71%,男性占到35.29%,其中以80后和90后为主,分别占到27.45%和43.14%,60后和70后的出行比例分别是15.69%和13.73%(如图一、二)。对于成都城市夜景照明的喜爱程度,表示很喜欢的人占到47.06%,非常喜欢的人达到25.49%,一般喜欢的人有21.57%,不喜欢成都夜景照明的人为零(如图三)。在夜间照明的表现形式上,灯光秀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灯光表演形式,有29.41%的人表示非常喜欢,有31.37%的人很喜欢,一般喜欢的人也有27.45%,与此同时,有11.76%的人对灯光秀无感(如图四)。

image.png

image.png

对于成都城市照明的评价,27.45%的市民认为很漂亮,25.49%的市民认为很舒服,27.45%的市民认为很绚丽,同时,有13.73%的市民觉得成都的夜景一般,有3.92%的人认为有待提升(如图五)。2019年成都城市照明改造后,有23.53%的市民认为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非常大,25.49%的市民觉得对日常生活有大影响,认为影响一般的占到45.1%,认为没有影响的只有5.88%(如图六)。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以及新一线超大城市,有25.49%的市民认为成都的夜间经济非常繁荣,认为成都夜间经济比较繁荣和繁荣的人齐鼓相当,占37.25%(如图七)。与此同时,有29.41%的积极关注成都夜间经济的发展,超过七成的人并不关心成都夜间经济建设(如图八)。超过五成的市民对成都的夜景现状感到满意,感到非常满意和一般满意的分别是17.65%和25.49%(如图九)。此外,有72.55%的人支持国家投入大量财政搞城市夜景照明建设(如图十)。


结语:从问卷调查的数据结果可见,绚丽、漂亮、舒适的城市夜间景观照明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参加调查的商户和市民同时认为城市夜间照明无论对生意还是生活都不有同程度的影响,超过五成的参访人员对成都当下夜间景观照明现状表示满意,并有七成的人支持国家投入大量财政进行夜间景观照明建设,超过五成的人认为夜间景观照明改造后,店铺的营业时间和营业额都有增长,将近三成的人在积极关注城市夜间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所有受访的人都认为成都是一个夜间经济繁荣的城市。


一城一谈

主题:

如何正确看待国家整治过度“亮化”的问题?

成都的夜间经济的竞争力如何?

成都夜游经济未来有怎样的发展与机遇?

(嘉宾排名不分先后)

孙卫平 城市照明专委会专家

何伟 四川省电气照明学会副理事长

黄云飞 四川省电气照明学会秘书长

王勇 四川省照明电器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宏 四川省照明电器协会秘书长

黄洲 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电气总工

万国 成都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省高教学会环境艺术研学会理事

李兆飞 四川协鑫施沃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设计中心副总监

张隽 陕西天和照明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设计总监

余晓霖 利亚德(成都)文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市场总监


孙卫平:近期,大家都非常关注《关于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等“政绩工程”、“面子工程”问题的通知》这个热点,大家可能都觉得寒冬要来了。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这个通知的发布好像把我们的行业推到了低谷,但是从事物的发展规律来讲,都会有高潮有低谷,这是客观规律,任何行业,任何领域,它的发展都会经历这种现象。特别是在我们国家,这种高潮和低谷交替进行的特征就更加明显了。所以,大家也没有必要把这个事情看得这么严重。

第二,这几年,我们行业的夜景照明领域出现了一个发展高潮,那现在是否就即将进入低谷了呢?我倒不这么觉得,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应该是冷静期,就是高潮过后,大家都需要回过头来以客观冷静的态度思索,在这个高潮阶段我们的得与失。一方面,我们利用这个发展高潮,把我们国家照明行业的产品水平、设计力量、施工能力给予了较大提升。因为项目多了,实践的机会多了,普及率也大为提高,这个肯定是好事;另一方面,它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弊端。如果大家能够利用现在这个时机,以非常冷静的态度去思考、回顾、总结一下我们在过去几年的建设过程中,产品也好,设计也好,项目建设也好,都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去纠正、去改进、去提高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对这个通知的态度不用那么悲观,而且认为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这个机会,大家再练练内功,提升自己,当然提升的内容很多。

比如说设计师,这几年很多项目大干快上,其实对我们设计师来讲,迫于甲方的压力,迫于项目的压力,迫于时间的压力,自己都有很多遗憾。就是自己对自己设计的成果都会有很多遗憾,更不要说最终的成果里边出现的瑕疵了。那么这些遗憾在将来的市场上,就应该得到纠正。将来不会再有这种大干快上,这是可以肯定的。巨大金额的项目市场状态至少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不会再出现了,但是,并不代表整个城市的夜景照明就不搞了。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看,功能性照明它满足的是人的生理需求,而夜景照明阶段它更多满足的是人的心理需求。所以,在解决温饱以后,精神文化需求会更加突显。所以这种城市的装扮,这种夜景的打造,会继续进行下去,只是规模、速度、力度会有所改变。这也是不必悲观的一个原因。

那么,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我们的设计师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上,思考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而不是现在这种充满符号化的、粗制滥造的、狂轰滥炸的城市夜景观。从我们自身的专业领域,对我们的作品,通过不断地融合和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来加以提升。举个例子,我们在做很多项目的评审时经常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一栋建筑物时,可能会考虑到这个建筑物的业态,建筑师要表达的内容、内涵,以及这个建筑本身所具有的肌理、体量、造型等,但是大家却忽略这个建筑物所在的城市空间,这是涉及到城市规划领域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拓展这方面的知识。再举一个例子,现在规划界有一个发展趋势是把道路往街道转向,道路和街道,一字之差,大家都觉得意思相差不大。道路和街道有多大的区别?实际上这里边代表了一种理念,道路本身是为交通服务的,它的主要功能是城市交通,它并没有考虑更多的人在这个空间里的需求。而街道就不一样了,街道它是一个城市空间的集合,一个城市空间的体现。它这里边更多的考虑的是人在这个空间中的状态和感受。所以,我们应该多去了解一些规划方面的动态、趋势和发展,让我们无论是做单体建筑、还建筑群,或者一条道路、一条街道,都可以放到这个城市空间里去,来指导我们的具体工作。我想,这个也是需要我们利用冷静期去延伸、去拓展的。

具到设计内容,除了本专业的技术创新,也需要我们跨界去了解相关领域的技术动态。只有更深入的的学习、了解,才能丰富我们自己的设计,提升我们自身设计成果的科技含量,提升我们自身设计成果的品位。当然更多的,我们还需要提升自己在审美方面的能力,在美学方面的内涵,这也是最基础的。所以我的看法就是虽然这份文件好像是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但是大家不必过度悲观。而应该把它看作是停下来提升和武装自己的一个机会,冷静地去看待我们过去的成果,争取将来更大的辉煌。


何伟:对于景观亮化市场,虽然中央出了政策,批评了一些地方的面子工程。不过,结合成都景观亮化工程的具体实践,我们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成都没有像全国很多地方一样,特别是在国庆七十周年之际,搞得一片红,所有的城市好像都是一个模子。实际上,成都的一些景观,一些地标景点在设计上特点都是比较突出的。随着城市的智能发展,城市景观的引入,需要我们在技术上、设计上、管理上做更多深入细致的考量,而不是一味地把景观工程搞得多炫多亮,这样的效果只是一时,它不可能长久下去。


黄云飞:据曹操出行的大数据显示成都市的夜经济非常活跃,全国排名第八,中西部第一。从2015年开始至今,成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非常迅速,国家也投入很多资金支持,包括英特尔、格罗方德、金东方、惠科等大型工业项目都在成都落地建设。所以说,成都的经济活动和全国其他城市相比发展得非常快。与此同时,成都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包括各种商业街的建造、高科技企业的打造,都跟成都的文化底蕴和消费习惯贴切,跟整个城市的发展同步。实际上,成都的经济发展还可以走得更快一些,特别高科技带来的产业发展和人才引进,都会对城市的建设,包括城市的智慧化建设,独特的城市照明建设,以及相应的夜间经济,带来一系列的推动作用。


黄洲:首先,我非常赞同孙卫平先生的观点。我一直在建筑设计院工作,目前照明行业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下房地产行业。房地产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发展非常迅猛,大家都能感受到房价很火,市场很火。后来国家马上就采取很多措施来调控。其实在这个行业也经历了一些起起伏伏,像今年房地产不好了,很多企业,包括开发商都不好。其实,这并不是坏事,这么多年的调控下来,国家的真正目的是要你健康成长,而不是把这个行业给腰斩或者停掉。所以,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当下,国家在大力拉动内需,提倡发展夜间经济,定义国家消费中心城市的概念,我们成都也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城市的行动计划。除了北上广深,接下来就是成都、重庆、武汉、杭州等城市要起到消费中心城市的作用。要发展消费中心城市,夜经济将是很重要的一个板块。根据消费数据显示,有60%消费是发生在夜晚的,包括夜景、夜游、夜娱、夜购、夜宿,这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灯光,灯光起的是基础作用也是关键作用。


万国:我是成都大学环境艺术设计系教师,也是一位做公共环境艺术设计和景观规划的设计师。我今天想谈谈关于灯光经济以及其未来专业人才教育的问题。关于城市亮化过度的问题,目前国家正在进行一些调整,那么对于未来的很多项目,包括它的一些实施,我觉得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从内容策划的角度进行思考;第二,从文化提炼的角度来思考。比如,成都的文化,即天府文化,我们要如何把天府文化融入到城市建设里面,融入到经济发展里,包括我们的灯光文旅、夜游等;第三个是科技额融合;第四个是灯光设计及其应用研发方面的人才培养教育。


第一个是内容的策划,内容策划它应该是在我们的最前期。但目前大部分项目中的实施单位,包括承建的单位、设计单位,都依托于甲方单位提供类似项目目标、项目定位、项目内容等甲方需求。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新的产业,我们很多的产业经验和好的,包括前期的一些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项目案例都很少,甲方在策划需求上也很需要,更依托于专业公司。所以,这就需要专业公司不仅仅要进行专业的设计,还需要去思考,站在项目策划的角度去构建符合我们项目发展、运营、可持续化的一些内容。

第二,就是我们文化元素的提炼。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就离不开我们艺术形式的表达。“光”从设计和艺术角度看,它是一个设计工具,设计载体,同时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将光通过我们的艺术形式把文化元素表达出来,非常值得设计单位进行思考。

第三,有了策划的内容和文化的提炼,包括艺术形式的呈现,最后要融合我们的科技。大家都看到了,因为有了我们科技的进步,我们可以去想象未来,我们可以做很多方面的应用。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文化,很好去应用表达出来。把我们的艺术很好应用表达出来。

第四,是灯光设计及其应用研发方面的人才培养教育。目前国内大专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偏少,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乃至学科建设上不足,所以还希望各院校能看到科技的进步行业的发展,大力进行相关专业的建立和人才的培养,各研究机构也应开展各类形式的理论研究和产品研发和交流与互动。


杨宏:我觉得成都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按照经济总量来说,成都是第五,仅次于北上广深的GDP。关于成都夜游、夜景经济来说,我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第一个方面,成都以及整个四川是文化大省和旅游大省,有非常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我们要想怎样利用好自身的旅游资源,做好夜游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成都、来四川。去年,成都搞了一个五分钟的灯光秀,当天晚上为满为患,据说有一百多万人观赏,这表明成都人对夜游夜景的需求是非常感兴趣的。

第二,今年我们省委书记彭清华提出来要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相关部门马上做了一些文化旅游的规划,我们的口号是“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我们马上建立了五大旅游经济带,包括马上要做的十大天府旅游名县。这对四川省各个地方政府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从政策方面,我们有非常好的条件。

第三,我们四川的企业,尤其是利亚德做了很好的夜游锦江的项目,这个在全国来说是非常好的案例。在成都更是家喻户晓,包括地级市的很多领导,都知道夜游锦江。从在这三方面来说。成都未来的夜间经济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


王勇:阿拉丁这个沙龙活动办得非常好,从技术层面、从政策层面,给我们解读了很多干货。特别在目前这种严控过度亮化的环境下给我们每个设计师寻求了新的思路。对我来讲,我对成都的灯光是非常有感情的。我从1991年开始从事户外灯光至今29年了,1993年西南第一高楼成都蜀都大厦灯光工程、1995年重庆江北机场周边灯光工程、2004年双桥子大型立交桥、塔子山九天塔、到2008年金沙片区的灯光打造,2009年整个琴台路的灯光设计施工,包括2010年-2013年成都市两轴四片区域、天府广场周边、人民南路全线灯光、人民中路工程、蜀都大道西路、府南河沿线等等设计与施工,2013年财富论坛的两大主会场香格里拉周边的灯光、宽窄巷子周边灯光等设计与施工都是由我实施的。事实上,自从2013年财富论坛后,实际整个成都的灯光也就进入了冬天。从去年开始,我们市政府想把成都整个灯光进行改造提升。跟重庆和杭州这些城市相比,成都的灯光是相对落后的。成都因为地理环境的原因,我们只能做单体建筑的灯光秀与部分楼体的联动,而不能做上几十幢楼的整体联动,因为成都缺乏一个合适的城市观景点。成都市楼体立面灯光应该以楼体的特点来进行设计,把白天楼体的风格与特点在夜晚完整的体现出来,就是一个好的灯光作品!

目前,虽然国家在整治过度亮化的问题,但对于成都来说依然有着很大的机遇,2021年国际大学生运动会,它像G20,军运会一样,都属于国家行为,成都的城市照明肯定要进行建设,但是肯定会减量。另外,从文旅灯光和夜间经济来说,四川省得天独厚,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有悠久的文化底蕴和很独特的生活习俗,特别是红色文旅有丰富的题材可供挖掘,因为搞文旅,没有夜游经济是不行的,搞夜游经济,没有灯光也是不行的。所以,我们仍然有很多机会。国家严查过度亮化其实是为了行业的良性长久发展,整治后把灯光与拉动地方经济紧密联系起来,这也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


李兆飞:对于成都提出划定“暗夜保护区”的设想,我认为照明的意义并不是把所有地方做成一样亮,主要是看照明的需求,在仅仅需要功能性照明的时候就要让环境暗下去,在需要热闹、营造氛围的时候亮起来,热闹起来。这是规划结合成都本身特质,对于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手法,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同时也是对自然生态、动植物的一种保护。

夜景照明是夜经济中重要的一环,但夜景照明又不是夜经济的全部。可以说,没有夜景照明夜经济就失去了活力,不论是功能性照明还是景观照明,在拥有了安全、舒适的光环境之后,夜经济中消费的层次才会被激活,所以夜景照明是夜经济中的基础,让深层次的消费成为可能。


张隽:我认为《成都市中心城区景观照明专项规划(2017-2025)》的出台规划,无疑是让城市夜景照明的建设更加规范,规划中有明确的区域划分,也是让整个城市不同区域根据自身功能呈现出该有的亮度,会让成都的景观照明建设更有秩序。而关于暗夜保护区,在《JGJ-T163-2008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中也有划分这样的一个区域,属于E1暗环境区,该区域除了功能照明,明确提出不建议做建筑或者构筑物立面灯光。通过近期一些项目的设计,发现不同的业主和不同部门对暗夜保护区的理解都不一样。业主对灯光还是有要求,但仍然处于不知道如何满足规划的状态,这就需要照明行业设计师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引导业主。

在我看来,好的灯光艺术作品灵魂便是其创作过程和作者想通过作品表达的意义,在成都除了有传承下来的古蜀文化地域民族文化之外,近些年也有一些新的文化或者故事诞生。我更希望看到一些传承四川特色文化,或者有表达新的故事灯光艺术作品。


余晓霖:利亚德文旅近年来打造了乐山“夜游三江”,成都“锦江夜游”等系列城市夜游产品,在对在地文化深度挖掘、文旅夜游新业态的探索和实践基础上还依靠利亚德集团声光电领域全球领先的智慧显示、数字内容、VR/AR等科技手段,实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高度融合呈现。我认为,夜游本身带有经济属性,包含了传统城市亮化、灯光秀、水舞秀、舞台演艺等形式,是夜间经济的业态和产品。经济属性必然要求产生经济效益,要产生消费,要产生消费就要找到源源不断满足消费需求的内容,依靠在地文化的挖掘塑造、艺术升华建立消费者粘性成为重要的途径。文化赋予光生命力,赋予城市亮化独特的城市气质和城市精神,让每一个作品具有识别度和独特性,变成与作品所在地嵌入式共生关系,每一盏灯,每一束光,每一帧画面,每一场演艺都是这个地方娓娓道来的故事。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