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四 西湖项目实现的效果与意义
洪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目前国内外大型的 LED 联调联控照明以建筑物楼宇作为载体的居多,像杭州西湖这样以自然山水为纸,灯光为墨的‘光绘’作品不多见,特别是此次提升改造工程,在这么大体量的山体景观照明中加入了可调可控的元素,应该说是开创了国内山体景观照明的先例,西湖景区是山体联调联控照明领域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刚:三大突破
“光联在西湖项目中实现了三大突破:首先,大规模联动控制系统对灯具信号监控与反馈实现了实质性突破;第二,灯光监控与 GIS系统实现了有机融合,便于管理单位运维,这是光联在技术层面上新的突破;第三,灯光互动,我们将 2014 年南昌世茂广场自行车与建筑灯光互动的技术,成功应用在西湖游船上,通过移动终端实现遥控山体照明的效果,让未来互动类项目的各种需求成为可能。”
议题五国内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与灯具的发展相似,控制技术的发展也历经了电气时代、微电子时代、计算机时代、网络通
信时代,从爱迪生白炽灯时代的触点控制开关,一步步向智能化、节能化、人性化、个性化
方向发展。上海光联在控制技术上的开发和进步,基本上反映了进入 21 世纪以来,控制技
术在中国的发展变迁。
2001 年以前
A) 霓虹灯控制技术;(B) 全彩显示屏控制技术。霓虹灯控制技术线路太多,敷设麻烦,针对建筑景观照明的可实施性不高;显示屏技术大多只能解决设备规则且处于近距离排列分布状态下的效果显示,难以让设计师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
2001 年
当时的简单控制器只适合灯具一字排开,可以连续很长,但是可以变化的灯光效果只能在院线设定的10 多种数学模型中选择,不能做到平面分布状态下的自由设计。
2001-2003 年
光联开始研发并推出第一代全彩 LED 线条灯具及平面全彩控制系统,灯具采用直径 100mm 内置 288颗全彩插件光源,每米分成 8 个段落,现场演示实时修改程序效果。
2004 年
单一产品规则排列的平面控制
代表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电力大厦、上海飞洲国际广场
2006 年
光联解决了非标灯具在立体空间内异形排列的多套系统协调控制难题。
代表项目 南通滨江公园极光塔
2008 年
将不同厂家、不同光源类型的可变灯具整合在一套控制系统内协调工作,共同演绎多场景效果,取得空前成功
代表项目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塔
2009 年
6 台计算机联网协调控制。这项技术的突破解决了超大项目控制数据量瓶颈的问题,为未来城市级灯光联动控制的实施积累了技术基础。
代表项目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
2010 年
大规模无线联动控制
代表项目 苏州相城区东、西岛 20几栋单体建筑
2012-2016 年
互动性大规模无线联动控制
代表项目 上海中山公园地块建筑群、南昌赣江一江两岸、四川绵阳涪江两岸、杭州西湖南线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