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2月刊 NO.64 > 正文

嘉宾访谈:蕭弘清、袁宗南、汪建平、许东亮

2017-02-28 作者: 来源:《阿拉丁·设计》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作为一名资深的“照明人”,蕭弘清教授参加过许多照明奖项的评选,也收到过欧美业界担任评委的邀请,但他基于时间考虑及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尊重而没有参加。他表示:“我念兹在兹的是如何培植中国及海峡两岸照明行业能在国际环境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举办具有特色的照明科技评选,而不要只是成为缺乏自己特色的同构型活动。”

  蕭弘清:国内照明设计奖应凸显东方文化特色

  作为一名资深的“照明人”,蕭弘清教授参加过许多照明奖项的评选,也收到过欧美业界担任评委的邀请,但他基于时间考虑及对于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尊重而没有参加。他表示:“我念兹在兹的是如何培植中国及海峡两岸照明行业能在国际环境中走出自己的特色,举办具有特色的照明科技评选,而不要只是成为缺乏自己特色的同构型活动。”

  作为终审委员的评选标准

  2013 年,阿拉丁神灯奖第一次举办,蕭弘清教授当选了阿拉丁神灯奖十大杰出人物;第二年,他作为提名委员,开始推荐台湾的照明业界参与神灯奖申报,并参与了第二轮的网络专家提名委员投票;2015、2016 年,他受邀担任神灯奖的终审委员。

  谈及自己的评选标准,蕭弘清教授总结道:“历经过提名委员的审慎提名以及评审团的专业评选投票后,所产生的决选名单已经都是千挑万选的杰出作品了。作为终审评委,我是很仔细地将每件决选作品再从头看一遍,记录每件作品的特色或有待改进之处,做成统计图表与简报 PPT,方便我随时再检讨及提到终审会议供终审委员们查询及讨论。我个人的评审准则是以实用便利性及人性化作为第一轮评审关注焦点,再以智慧前瞻性与健康要求,来检视产品、设计或技术的必要性。因为往往许多的控制功能及设计都属于多余的浪费设计,这些强迫消费者买单的作品事实上是不值得鼓励的。至于照明工程项目,我是学电机能源的,自然会以节能及控制的便利性来考虑,美不美观,则由美术、建筑的专家评委来主导,个人不敢班门弄斧。”

  市场的产值及需求性是企业关心的焦点,而照明评选的关注焦点则应回到照明的前瞻性及未来性。

  评选应关注照明的前瞻性及未来性

  除了自己担任评委的国内奖项之外,蕭弘清教授表示他比较关注的还有 IES 照明设计奖,日本照明学会设计奖,德国红点奖、iF 设计奖。他认为,国际性的照明评选往往会有一个主题导向或年度关注话题。欧美及日本会以照明光环境的规划及设计为主轴,每年提供优质照明工程项目给大家观摩学习,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照明中透露人性化、健康化及世界

  生态关怀;台湾则因能源短缺的关系而特别关心节能的设计及控制功能。

  蕭弘清教授表示,市场的产值及需求性是企业关心的焦点,而照明评选的关注焦点则应回到照明的前瞻性及未来性,由专业性来领导,而不应附和照明专业度不足的所谓民意或意见领袖。

  千万不要盲目地全盘接纳国际上的许多观点或看法,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与文化底蕴内涵。

  与国际接轨,还是接“鬼”?

  面对国内不少人对于国际奖项趋之若鹜的现状,蕭弘清教授表示:“比赛得奖带来的肯定及成就感是设计师个人及企业经营者所追求的目标,尤其国际性奖项带来的效益更大,因此跑到国外获奖镀金的热潮历久不衰。然而,国外的各类竞赛都有其不同的文化背景所支撑,东方文化背景下成长和演进的照明设计,所考虑的重心与精神,与西方文明未必相同。举例来说,电梯口的照明设计,东方观点倾向于高照度的明亮、温馨,但纽约许多五星级酒店电梯口则是出于较低照度的私密性思考。这类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的审美观点差异,对于一窝蜂地以外国观点作为设计重心,甚至不分是否符合东方人的文化习性,强加到国内的设计理念,就不一定是对的。”

  蕭弘清教授的观点是:“参加国际性奖项竞赛、走向国际化是好方向,是件好事,但要有所取舍,千万不要盲目地全盘接纳国际上的许多观点或看法,要坚持自己的理念与文化底蕴内涵,否则与国际接轨,可能是接到鬼。”

  未来国内奖项应该回到专家评选,主办单位应有主题导向而建立权威性的评比项目。

  缺乏文化特色,则无以立足

  蕭弘清教授认为目前国内的奖项也有许多待努力改进之处:举办单位多;主办单位的主办能力、客观性及公正性被质疑;评审委员的阵容完整性及多样代表性不够强,常常由专长背景同构型偏高的委员组成,广度不足,评审结果容易产生遗珠之憾。而评审的项目及主题同构型太高、缺乏主题特色或年度主题,只能在名称上标新立异,对于评审结果却未能提出被大众信服的理由,慢慢流于由大众在网络上投票来决定优胜顺序,容易遭网络灌票或不肖投机客走偏门、钻漏洞。这些在国际性知名奖项竞赛中极少见到的偏差现象,在国内倒是不乏其例。评选过程专业主导性不足,这对于优质的企业或知名度不高的新秀相当不利,也耽误了真正的优秀产品或设计出头的机会。

  他表示,未来国内奖项应该回到专家评选,主办单位应有主题导向而建立权威性的评比项目,尤其应该在国际化过程中,凸显东方文化传承所要建立的特色,并逐渐向国际企业招手欢迎,扩大国际知名度。如果一味地全盘抄袭国外的评选观点及评分准则,缺乏地区性的文化内涵与特色,这样的评审对于国内优秀企业不公平,也不可能真正建立国际性的特色,是绝对站不起来的。


123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