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精彩语录
当前位置:首页 > 照明新闻 > 正文

深珠通道前期研究中标落地!继“深中通道”后,又一世界级工程将诞生,大湾区一体化再提速,LED照明行业将有什么机遇?

2025-11-03 作者: 来源:阿拉丁全媒体综合整理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此文章为付费阅读,您已消费过,可重复打开阅读,个人中心可查看付费阅读消费记录。

摘要:

2025 年 10 月 10 日,深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发布《深珠通道前期研究(工程技术方案和支撑性专题研究)中标(成交)结果公告》(项目编号:SZCG2025000999),标志着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界级公铁复合跨海通道,从规划阶段迈入实质性前期研究阶段。深圳与珠海 “半小时直达” 的梦想,正从蓝图加速走向现实。

image.png

一、中标详情:中国铁设联合体脱颖而出,竞争格局清晰


本次深珠通道前期研究项目招标吸引了4 家国内顶级设计院及联合体参与角逐,最终由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以1663.88 万元的报价中标。

image.png

从投标竞争情况来看,各参与方报价差异显著: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报价2073.15 万元,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报价 2076.80 万元,而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的联合体虽以 618 万元的最低报价参与,但因《政府采购投标及履约承诺函》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承诺,未能通过符合性审查,最终无缘候选名单。


二、工程透视:公铁复合+ 跨江超级工程,破解珠江口交通瓶颈

作为珠江口首条公铁复合跨海通道,深珠通道的设计与定位兼具“创新性” 与 “战略性”,其核心规划细节如下:

image.png

image.png

地理位置根据相关工程建设拟议,深珠通道,又称“伶仃洋通道”,通道东起深圳前海合作区,西至珠海高新区,地处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之间,距深中通道约12 公里、距港珠澳大桥约 20 公里,精准填补珠江口东西岸交通网络的结构性空缺。


公铁复合设计:集成“高速公路 + 高铁 + 城际铁路” 三大功能,实现交通资源最大化利用:


高速公路:规划双向八车道,连接深圳前海与珠海新区,已纳入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


深珠高铁:始于深圳西丽站,跨越伶仃洋至珠海,在珠海高新区北围片区设珠海北站,向西延伸至珠海中心站,线路全长约80.7 公里,设计时速 350 公里;


深珠城际:始于深圳前海站,在珠海高新区后环片区设站,与珠斗城际、深惠城际贯通,线路全长约40 公里,设计时速 200 公里,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


前期研究核心任务:中标联合体将重点攻克三大难题—— 线位比选(聚焦深圳前海至珠海淇澳岛走廊方案)、技术标准论证(80-100 公里设计时速、4 线铁路 + 8 车道公路通行能力)、工程方案对比(跨海桥隧组合、人工岛建设可行性),同时覆盖地质勘探、通航条件研究、海域使用论证及海洋环评等关键课题。

三、湾区赋能:半小时生活圈成型,产业协作迎“新范式”


深珠通道的建设,将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注入“强心剂”,其影响集中体现在三大维度:


交通格局革新:项目建成后,深圳与珠海的通勤时间将从当前的2 小时大幅缩短至 30 分钟,直接实现 “半小时生活圈”;同时与已通车的深中通道形成 “双 Y” 结构,与深中通道形成互补,完善珠江东西岸跨江通道体系。


轨道网络完:深珠城际铁路将深度融入“轨道上的深圳都市圈”,与现有城际线路贯通,进一步强化大湾区核心城市间的轨道互联。


产业协作升级:通道将推动“深圳研发 + 珠海制造” 的产业协同模式落地,加速深圳科技创新资源与珠海先进制造产能的对接,助力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链整合,为 “黄金内湾” 1 小时经济圈的形成提供关键支撑。

四、推进保障:多重规划护航,2026 年将完成可行性研究


深珠通道的推进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具备多层次规划保障:目前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广东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大核心规划,政策支撑明确。

image.png

2025 年以来,项目推进步伐显著加快:3 月,广东省发改委在部门预算中明确将 “深珠通道前期研究” 纳入支出预算;深圳 2025 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亦提出 “大力推进深珠通道前期工作”;深圳、珠海两地已同步启动伶仃洋通道两侧连接线规划方案编制,并完成空间预留。按照计划,项目预计 2026 年底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后续实质性建设奠定基础。


五、LED 照明行业机遇:基建与产业升级催生 “新需求”


深珠通道及配套工程的推进,将为LED 照明行业带来多维度市场机遇,具体可聚焦四大领域:


大型基建照明需求:通道建设涉及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珠海北站/ 深圳前海站等枢纽站点,这类场景对 LED 照明的 “专业性” 要求极高 —— 例如海底隧道需具备高亮度、抗腐蚀、防爆、低能耗的 LED 照明产品,人工岛公共区域需适配户外耐候型 LED 灯具,枢纽站点则需兼顾功能性与美观性的 LED 室内外照明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数亿元。


沿线配套设施照明:随着深珠通道带动沿线道路(如江珠高速北延线、金琴线)、服务区、商业配套的建设,常规道路照明、景观照明、商业照明需求将同步释放,LED 照明的节能优势与长寿命特性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产业园区照明升级:通道推动“深圳研发 + 珠海制造” 的产业协作,将带动珠海高新区、深圳前海等区域的产业园区扩容与升级,工业厂房 LED 照明、研发中心智能照明(如自适应调光、物联网联动)的需求将显著增长,尤其对高显色性、高稳定性的工业 LED 灯具需求旺盛。


智慧城市照明联动:作为大湾区世界级工程,深珠通道沿线城市的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将同步提升,LED 智慧路灯(集成照明、监控、5G 基站、环境监测功能)有望规模化应用,为 LED 照明企业提供 “产品 + 服务” 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机会,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


随着深珠通道从“前期研究” 迈向 “实质性建设”,LED 照明行业若能提前布局专业照明产品研发与场景化解决方案,将有望在这场大湾区基建浪潮中抢占先机,实现与区域发展的深度绑定。


*图文素材源于宝安日报、深圳本地宝、粤C城市先锋等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对转载有任何异议,请联络本网站,我们将及时予以更正。
| 收藏本文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