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收官之际,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布了“数智强省”建设的最新进展:算力规模高居全国前列、AI服务器市场份额全国第一、数据产业规模逼近2000亿、制造业数智赋能指数领跑中部……一系列扎实数据与典型案例显示,河南正以一场深刻的数智化革命,稳稳跻身全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第一梯队”,展现了中部省份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的强劲势能。
数字基建“打底子”: 多项指标全国前列,算力布局覆盖全省 Part.1 河南构建了“1+1+N”的基建推进体系,“硬基建”全力发展。 ·算力设施:河南空港智算中心、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已投用,全省算力规模达9.8E FLOPS,形成了“郑州(含航空港区)为核心,洛阳、鹤壁等为增长极”的“一核四极多点”布局。 ·融合基建:“京津冀-粤港澳主轴河南段”等入选全国交通数字化示范区域,全省高速服务区都装了智能充电桩,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也已投用。
数据要素“变黄金”: 1600+数据产品上线,产业规模近2000亿 Part.2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原材料”,河南这几年一直在做“数据变资产”的文章。 ·建成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出台多项政策规范数据交易,还办了两届“数据要素×”大赛,在交通、文旅、医疗等领域搞出不少实用案例。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越来越“强”,在多省市设了服务基地,累计上架1600多项数据产品和服务,还尝试做“数字人参”、“数字普洱”这类新奇的数字消费业务。 全省数据产业规模近2000亿元,培育了179家省级数据企业,郑州金水科教园区、洛阳大数据产业园等成了数据企业的“聚集地”。
数字产业“成集群”: 8000亿营收+多个全国第一,“煤城”也能变“产业新城” Part.3 河南瞄准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核心产业,打造了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4年全省数字产业业务收入近8000亿元,手机产量连续多年全国前三,计算机设备年产量破百万台,阿帕斯、中原智企等AI大模型也通过备案。 ·龙头企业扎堆落地:超聚变全球总部、紫光超级智能工厂、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都来了,其中超聚变2024年营收435亿元,AI服务器国内市场份额第一,汉威气体传感器、森霸热释电传感器更是全国销量领先。 ·鹤壁是个典型例子:从传统“煤城”转型,培育了商业航天、半导体等数字产业,成了全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比全省前列。
数字转型“融实体”: 制造业赋能指数中部第二,5城入选全国试点 Part.4 数字经济不只是“虚”的,更要帮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河南建了15家省级、25家开发区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还有13家人工智能行业赋能中心,帮中小微企业搞转型。 ·牧原(农业)、卫华(工业)、翔宇(医疗)等龙头企业,建了数字平台带动产业链一起升级,中铁装备的智慧工厂还入选了全国数字中国典型案例。 据工信部报告,2024年河南制造业数字赋能指数80.3,比全国平均高4个点,全国第11、中部第2,郑州、新乡、鹤壁、洛阳、许昌5个城市还入选了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数字治理“惠民生”: 4.8亿次办事便利,智慧服务覆盖养老医疗 Part.5 数字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老百姓得实惠,河南在“数字便民”上做了不少实事。 ·城市和乡村都在变“智慧”:郑州、鹤壁深化智慧城市建设,郑州的经验还成了全国典型,栾川、兰考等6个县(市、区)是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民生服务更贴心:教育领域有“助教、助管”智能模型,养老有“智慧服务地图”精准匹配需求,医疗上有国内首个临床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省医检互认系统已累计互认近3000万次检查结果。
展望“十五五”,河南会围绕“1+2+4+N”目标,继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让数字经济更深入地融入经济社会各领域,为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动力。 ——————END——————
来源:河南省政府新闻办、网信河南
更多智慧城市讯息可点击图片,查看下列合集! 关注阿拉丁数智头条 获取更多数智讯息 欢迎后台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