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9 月 23 日晚间,国内 LED 装备领域龙头企业新益昌(证券代码:688383)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因下游客户 “中顺系” 企业长期拖欠货款,公司已正式将中顺半导体科技(攀枝花)有限公司(下称 “中顺攀枝花”)、其法人代表刘文军,以及关联企业浙江中顺半导体有限公司(下称 “浙江中顺”)、深圳市中顺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下称 “深圳中顺”)诉至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法院,截至公告发布日,该案已被法院立案受理,但尚未开庭审理。
货款纠纷核心:3742 万本金拖欠,担保措施失效
此次纠纷源于新益昌与中顺攀枝花的设备采购合作。公开信息显示,双方此前签署《购销合同》,新益昌按约定向中顺攀枝花供应其核心产品 ——LED 固晶机(含 240 台抵押设备及 1 台试用设备),而中顺攀枝花却未按合同期限足额支付货款,截至起诉前,已拖欠货款本金达 3742 万元。
为化解纠纷,双方曾签署《购销合同》补充协议,约定以中顺攀枝花采购的全部机械设备为上述未付货款提供抵押担保;同时,中顺攀枝花法人代表刘文军,及 “中顺系” 关联企业浙江中顺、深圳中顺均出具《担保函》,承诺对该笔货款的付款义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然而,多重担保措施未能扭转局面。中顺攀枝花仍未清偿拖欠货款,截至起诉前一日,逾期付款违约金已累计达 91.87 万元。在此背景下,新益昌提出明确诉讼请求:一是要求四被告支付拖欠货款 3742 万元、逾期付款违约金(暂计 91.87 万元,后续计至实际清偿日)、律师费 18 万元及诉讼财产保全保函费 4 万元,合计 3855.87 万元(约 3856 万元);二是确认公司对 240 台抵押 LED 固晶机折价、拍卖或变卖后的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同时确认对 1 台试用 LED 固晶机的所有权;三是要求刘文军、浙江中顺、深圳中顺对中顺攀枝花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中顺系” 企业此前已显露经营风险。2025 年 7 月,深圳中顺因阶段性经营困难宣布停工停产 2 个月,业务无法正常开展,这或成为其关联企业中顺攀枝花拖欠货款的重要诱因。而中顺攀枝花自身曾被视为区域光电产业重点项目,成立于 2023 年 12 月,注册资本 5000 万元,主营 LED 封装及支架生产,其 LED 封装项目一期投资 1.9 亿元于 2024 年 6 月投产,二期原计划投资 4 亿元,如今却因货款纠纷陷入诉讼,项目进展或受影响。
新益昌业绩承压:营收净利双降,转型应对挑战
对新益昌而言,此次维权不仅是维护合法权益,更与公司当前面临的业绩压力紧密相关。财报数据显示,新益昌近年来经营持续承压,2021 年至 2024 年,公司营收从 11.97 亿元降至 9.339 亿元;归母净利润从 2.32 亿元降至 4046 万元。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下滑趋势进一步加剧:实现营业收入 4.02 亿元,同比减少 28.30%;归母净利润仅 261.57 万元,同比大幅下滑 96.0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5.88 万元,同比降幅亦达 96.02%。
新益昌在公告中解释,业绩下滑主要系国际贸易政策影响下游客户国际业务布局及设备投资意愿,导致智能装备订单减少;经营现金流下滑则因收入减少影响销售收款,进而导致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减少。
面对困境,新益昌已启动转型应对。一方面,公司主动收缩传统 LED 产能规模,聚焦新型显示(如 Mini LED)和半导体技术,其 Mini LED 固晶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80%,2025 年 7 月曾披露与苏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签订采购订单, Mini LED 订单情况良好;另一方面,公司成立机器人子公司,依托自身在设备制造与软件控制算法的积累,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制造销售一体化业务,试图开辟新增长曲线。
总结:LED 封装竞争加剧,整合趋势明显
此次货款纠纷亦折射出当前 LED 产业的竞争态势。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我国 LED 封装行业集中度目前处于中等水平,市场参与者数量众多,竞争较为激烈。随着产业整合加速,具备品牌、渠道、规模、技术等综合优势的龙头企业,将通过纵向整合、横向拓展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行业竞争格局正逐步向头部集中。
在此背景下,“中顺系” 这类区域项目型企业面临更大经营压力,而新益昌虽为 LED 固晶机细分领域 “单项冠军”,仍需应对下游需求波动与应收账款风险。对于此次诉讼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新益昌表示,因审判结果、执行情况均存在不确定性,目前无法预计具体影响,后续将根据案件进展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