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作为一个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其2015年底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72亿,并且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几年中国对汽车零部件以及售后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显著增加,而汽车照明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然而目前,在中国大陆的汽车照明供应链当中,从器件、到模组、再到车灯,合资以及外资厂商都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中国大陆本土厂商尚无法与之抗衡。不过,中国大陆本土企业也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发力汽车照明市场。
器件端:本土封装企业涉足车用LED,仍以后装为主
在器件端,目前的器件供货商以欧司朗、Lumileds等国际大厂为主导,大部分的整车大灯都采用它们的器件。此外亿光、统明亮等也在积极扩展市场,主要在尾灯等领域抢占份额。

▲器件端主要供应商
而由于整车厂通常对于车灯供货商的产品质量以及技术和认证都要求较高,汽车照明核心技术也相对较为封闭,所以进入整车供应链的中国大陆本土器件厂商很少,与国际大厂无法同日而语。但中国的主要封装企业也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发力汽车照明市场,试图逐渐打破垄断局势。
安瑞光电是三安光电与奇瑞汽车在2010年合资成立的公司。2015年7月,安瑞光电与北汽集团的子公司北汽银翔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北汽银翔生产车灯以及汽车应用的LED产品,主要包含尾灯、信号灯、内饰灯等。并且安瑞光电在所供项目中所占的份额不低于70%。此外安瑞光电的客户还包含奇瑞、北汽福田、众泰等。安瑞光电2015年主营业务营收2.56亿元,2016年上半年主营业务营收2.16亿元。

鸿利智汇在2013年100%控股子公司佛达信号,进入车用LED市场。佛达信号主要产品包含汽车信号灯以及前大灯等,部分采用鸿利LED器件,目前主要客户仍为国外后装市场,尚未切入整车供应链。佛达信号2015年营收为1.18亿元。
除此之外,其他中国器件厂商如瑞丰等,也在逐渐发展车用LED产品线,但仍以后装为主,并且市场份额较小,打入前装市场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