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端访谈 > 正文

自贡灯会两度点亮美国

2013-01-11 作者:阿拉丁照明网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网友评论: 0

摘要: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11月23日,“天下第一灯嘉年华自贡灯会”在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大美国游乐场”开幕。去年6月,2012“天下第一灯嘉年华自贡灯会”被列入文化部“2013春节赴美‘欢乐中国行’”项目。

两个月挣10个月的钱

1996年初,下岗电工郑建国第一次做灯展,外出约50天,去了两个地方,挣了4200元。“虽然辛苦,但可以挣钱养家糊口,出去两个月,挣回了10个月的钱。”

4万人创造20亿产值

如今,自贡彩灯已从个体经营转变为一种产业。从制作、销售到展出,年均节日性用工可达4万余人次,最高峰可达8万人次。2011年就创造产值近20亿元。

美国当地时间2012年11月23日,“天下第一灯嘉年华自贡灯会”在美国加州圣塔克拉拉“大美国游乐场”开幕。去年6月,2012“天下第一灯嘉年华自贡灯会”被列入文化部“2013春节赴美‘欢乐中国行’”项目。

2011年,“中华彩灯美国嘉年华自贡灯会”首次在美国展出,备受欢迎。而2012年的灯展在灯景主题策划、彩灯题材选择、新型制灯材料与传统表现手法的结合、环境氛围等关键环节上大幅提升,让此次美国灯会成为自贡灯会境外展出规模最大型的一次灯会。

新闻背后

从1个中国彩灯人的孤单到42万美国人的狂欢

春节的脚步越走越近。在众人归心似箭的时刻,56岁郑建国在元旦节后便收拾起行囊,与工友们奔赴江苏苏州,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制灯之旅”。如此节前外出务工,节后返乡团聚,老郑已经“累”了18年。

而在自贡,像老郑这样赶着节前外出,节后返乡的“彩灯人”每年达到4万人次,最高峰时可达8万人次。2011年,产值近20亿元!他们所做的不单单是一份工作,而是更多地肩负着一个产业发展壮大和一座城市名片的推广和传递。

10多年了 他春节只回过一次家

郑建国,现年56岁,曾是自贡市某纸箱厂的一名电工。1995年,工厂因经营不善裁员,作为家里顶梁柱的郑建国下岗了。

下岗前,郑建国的妻子一直在家照顾年仅11岁的儿子,偶尔就近打点临工。没有了经济来源,郑建国四处奔走,托人找工作。

1995年底,做电工的郑建国从朋友那得知许多自贡人利用春节去外地做灯会,两个多月可挣四五千元后,从此走进了彩灯行业。

1996年初,郑建国与20余工友一同坐上火车来到深圳,开始他首次做灯会的历程。“开始还觉得新鲜,后来就感觉到累了。”郑建国回忆,当时他主要负责彩灯的线路安装。每天早上7点起床,7点40分开工,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1点又开始工作,直到晚上10点才能休息。连续10多天,天天如此。

郑建国说,工作强度大是做灯展的一大“特色”;其次,住宿条件差,都是在施工地附近搭建的简易工棚,一般3天才能洗一次澡;有专门的炊事员,每天做大锅饭,“菜虽然少点,但人多,吃起热闹。”

第一次做灯展,郑建国外出大约50天,去了两个地方,正月十五后回到家,挣了4200元。“虽然辛苦,但可以挣钱养家糊口,出去两个月,挣回了10个月的钱。”

此后,郑建国每年都去外地做灯展,一做就是18年。这期间,他只一次回家过年。具体哪一年,他已记不起了。“其实,自己心里很愧疚,10多年了,只有这一次陪老婆和娃娃过春节,还是因为儿子生病住院。”

做了这么多年的灯会,老郑最大的收获,除了撑起了整个家庭,此外就是走遍了大大小小许多城市,长了见识。最值得骄傲的是,因为灯会,老郑还出了国。在新加坡做彩灯,每天两点一线,吃饭、工作。虽然没有时间观光,但老郑看到了很多外国人,听到了许多听不懂的外国话。“自贡灯会很出名,全国各地甚至国外都对自贡灯会有很好的评价。”

[NT:PAGE]

2011年 自贡彩灯打入美国吸引42万人

王波,现任自贡海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28岁开始接触自贡彩灯行业,摸爬滚打至今。他的公司已经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专业彩灯设计、制作公司。仅每年春节期间,王波都会派出20来个制作组,前往全国30多个城市制作彩灯。公司还连续多年与中央电视台合作,负责设计、制作中秋晚会舞台,并连续多年为攀枝花市米易县打造年度灯展。

谈及行业的发展,他用“专业化、年轻化”来形容。七八年前,自贡彩灯行业大多是一些下岗职工、农民工组成,趁着节日期间,外出做灯展,为的是挣钱。而现在,彩灯行业逐渐走向成熟,还有了专门的培训机构。从创意设计到现场制作、质量监督,都有专人负责,“做出好作品,打造品牌效应,扩大影响力”。从彩灯行业工种来看,美工,需要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人才,参与创意、设计;焊工、钳工,需要具有一定从业资格等级的专业人员;就连从事最简单工序的裱糊工人,也必须经过培训。

“在美国做灯展,大家住的都是酒店。”自贡灯会展出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女士介绍,2011年,公司与美国国际文化交流集团合作,将自贡灯会成功打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加州硅谷腹地大美国游乐场,虽然那里常住居民只有2万余人,但那年的灯展却吸引了42万人前来,受到广泛好评。2012年11月,灯展再次在当地举行,由于那里生活、工作、购物分区,工作人员每天由大巴车接送往返于酒店和施工现场,单边车程30分钟。由于施工现场不能开火做饭,大家的午餐都是在酒店做好后送到现场。

连续两年的灯展,花样却不一样。2011年的美国灯展共有40余灯组,全部以中国传统元素作为彩灯主题,美国人兴趣很浓;而2012年灯展融入了更多西方元素,70余灯组中仅保留了瓷器、龙凤呈祥等10%的中国传统元素灯组。黄女士表示,他们与美方签订了5年合同,预计今后几年还将在美国举办自贡灯会。

现在 公司数量增50倍 年产值近20亿

自贡彩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封闭状态。直到1998年,政府允许民办彩灯公司,自贡彩灯公司从当初的四五家发展到2004年的50多家,再到如今的250多家,“经济的发展带动了这个老行业的再生壮大。”

自贡市彩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自贡华溢彩灯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宪昨日介绍,自贡彩灯从制作、销售到展出,年均节日性用工可达4万余人次,最高峰时可达8万人次。自贡彩灯外出制作灯展所创造的产值逐年增加,2011年就创造产值近20亿元。

“从前的彩灯,静态花灯;现在的彩灯,大型复合式组灯。自贡彩灯的发展是一代代的人们共同传承下来的。”周宪认为,目前的自贡彩灯,行业初具规模,自贡彩灯的未来应该是形成产业链,不仅有节庆性的彩灯展出,更有彩灯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生产,走进超市、步入家庭。

周宪称,“自贡彩灯”“自贡灯会”最缺的就是品牌的整体包装、行业企业的统一规范管理。政府相关部门将出台的《彩灯产业发展规划》还在进一步完善之中,他相信,规划具体实施后,将对自贡彩灯行业起到巨大作用。

自贡市灯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贡彩灯已从个体经营状态转变成为一种产业。自贡彩灯行业从业人员已开始从以前的下岗工人、农民工居多逐步向年龄年轻化、技能专业化方向发展。自贡彩灯外出制作灯展所创造的产值逐年增加,2011年,就创造产值近20亿元。

“自贡彩灯已经成为一种形象品牌,一个城市符号,它的发展和成功都是与自贡彩灯行业从业人员10多年来在外工作、传播自贡彩灯文化、展示自贡彩灯风采不可分开的。”周宪最后说。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联系我们

  • 编辑:黄燕燕
  • 电话:020-38010241-1013
  • Email:news@alighting.cn
  • 传真:020-85272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