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照明网首页| 绿色| 检测认证|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铺| 建筑| 家居| 办公| 夜景| 娱乐| 工业| 博物馆| 体育| 公共 登录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11月刊 No.43 > 正文

【专栏·黄书恒】翠绿苔里见真章——京都西芳寺探幽

2015-02-04 作者:黄书恒 来源:《阿拉丁》杂志 浏览量: 网友评论: 0

摘要: “西芳寺”三个字,对于一般观光客来说并不响亮,论知名度,它远比不上人潮汹涌的清水寺与金阁寺(又称鹿苑寺);论稀罕性,在京都这个庙宇林立的古城,其建筑素材、架构亦不特别;然而,正是这两项特性引人入迷──偏远避世、朴素自持,这不正是在电影的长镜头底,诱人思古幽情的绝妙桃源吗?

  二月的京都,雪景怡人,我们一行人从京都市区出发,仆仆前往郊区的西芳寺参拜。

  “西芳寺”三个字,对于一般观光客来说并不响亮,论知名度,它远比不上人潮汹涌的清水寺与金阁寺(又称鹿苑寺);论稀罕性,在京都这个庙宇林立的古城,其建筑素材、架构亦不特别;然而,正是这两项特性引人入迷──偏远避世、朴素自持,这不正是在电影的长镜头底,诱人思古幽情的绝妙桃源吗?

  行前,导游已向我们说明西芳寺的参拜流程,其严谨超乎众人想象:原来这座百年老寺管制森严,除了必须事前申请获准,寥寥数钟头的开放时间之外还有人数上限,一旦超过、守门人将毫不迟疑闭上寺门,没得商量。好不容易进入佛门,每人必先于大殿端坐,听闻身着袈裟的比丘与修行者诵经,众人更需提起小楷毛笔,蘸墨正书:“观自在菩萨。行深波若波罗蜜多时……”一连串无转圜的细致程序,听来令人战战兢兢。

  经过二十分钟的漫步之后,终于抵达了西芳寺。雨雪初霁的下午,厚重的寺门“咿呀──”一声,由穿着皂黑素服的管理者引我们一干人等入场,一片寂然之中,一座辽阔庭院顿入眼帘,几棵老松筛落日影,反照出薄雪的晶莹,我们踏在井然的石阶上,正面对一幢沉沉木色的寺院建筑,只见梁柱一径素朴无华,屋檐也全无雕饰,这对习于“雕梁画栋”、“蟠龙踞凤”等寺庙意象的台湾人而言,自是一种思维与视觉的双重冲击。

  缓步入院,管理者示意我们噤声端坐,早已备妥的文房四宝,旁置一张注有读音的日版《心经》,随着僧侣踱入正殿,郁郁梵音于香烟中袅袅升起,虽然尚未动笔,一种虔敬之心已油然而生,而“抄经”的过程,毋宁提供一段观照与反思的空白时间,试想,在凡尘里习惯庸庸碌碌的我们,有多久未曾享受如此“自我”的光阴了?对于一位设计者来说,清明的心思更应先于笔墨,不是吗?

  穿妥鞋履,趁着尚且晴好的天气,我们步入西芳寺后院一探究竟。谁能料想,原来此处才是整座寺院的重头戏,仿若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我们亦步亦趋,跟随着日光踏向庭园深处,小桥、旧廊、为枯石包围的小池塘等人为造物,并非是此处迷人的原因,如果你想体会人世有尽、而岁月无穷之理,必然要蹲下身来,细细俯视随手可及的青苔,这一大片型态各异、颜色多彩的苔藓,似有郁然森林之态,亦有疏落高原之景,它们有时错落于松柏根处,亦随着水流散布,一路延展至廊檐之下,这种毫无犹豫的昂扬姿态,让我站在漫天遍野的翠绿之间,遗忘了自己的来处与去向,简直有些“得意忘形”了。

  这趟西芳寺之旅,让我们见证了一个丰饶的“微物世界”。论语有云:“虽小道必有可观者”,亦阐明了同一个道理。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被视为心灵寄托的寺庙也逐渐为商业势力所侵蚀,消灾祈福与生死之事,莫不能遁逃于物质之外,这使得西芳寺的存在更显珍贵。那些无有赘饰的建筑与回廊,那些起伏跌宕的程序──静心抄经、无语谛听,无非为了让我们褪去凡俗罣碍,不再被自我、自傲、自负所囿限,当我们的身影越缩越小,融于蓊郁的苔藓之中,真正与天地合而为一之时,生命真章便幡然现身。

凡本网注明“来源:阿拉丁照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阿拉丁照明网,转载请注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 收藏本文
最新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本周热点新闻

灯具欣赏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